四月的拉薩,遠處的雪山連綿起伏,拉薩河裏的野鴨子也開始熱鬧起來。從(cong) 四麵八方紛至遝來的遊客,對西藏的第一印象是天那麽(me) 藍、水那麽(me) 清,儼(yan) 然一幅城依山、山傍水、水繞城,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
2020年,全區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西南諸河、西北諸河水質優(you) 良率(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100%,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ti) ,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you) 良率100%,地下水考核點位水質極差率為(wei) 0%,水資源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執行最嚴(yan) 格的保護製度
水是生命之源。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水資源豐(feng) 富,境內(nei)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是全國重要的江河源和生態源,素有“亞(ya) 洲水塔”之稱。境內(nei) 流域麵積大於(yu) 50平方公裏的河流有6418條,總長度17.73萬(wan) 公裏;常年水麵麵積大於(yu) 1平方公裏的湖泊有808個(ge) ,總麵積達2.89萬(wan) 平方公裏,約占全國湖泊總麵積的31.7%。全區地表水資源量4394億(yi) 立方米,占全國河川徑流量的16.5%,水資源總量、人均擁有量均居全國之首。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生態功能使西藏成為(wei) 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切實保護好西藏的水生態環境,2020年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引,以保持和改善水環境質量為(wei) 核心,加大水生態環境保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麵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科學地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推進西藏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按照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安排部署,西藏成立了西藏自治區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實施《西藏自治區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西藏自治區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西藏自治區打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攻堅戰行動方案》等,將水汙染防治的各項工作任務進行了全麵安排。
同時,自治區人民政府與(yu) 各市地行署(人民政府)簽訂了《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shu) 》,將水汙染防治工作目標和任務分解到各市地,並嚴(yan) 格按照“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把水汙染防治納入各級黨(dang) 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加強對各市地、各部門生態環境工作的考核,將自治區年度績效考核涉及生態環境的指標權重由3%提高至12%。
從(cong) 源頭嚴(yan) 控環境汙染
在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麵,西藏強化源頭控製,嚴(yan) 把項目建設環境準入關(guan) 、資源消耗關(guan) 、產(chan) 業(ye) 政策關(guan) ,嚴(yan) 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jia) 製度,強化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嚴(yan) 格控製資源能源消耗量和汙染物排放量,嚴(yan) 禁引進落後產(chan) 能,嚴(yan) 禁“三高”項目進入西藏,從(cong) 源頭控製環境汙染與(yu) 生態破壞,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綠色發展。
“十三五”期間,全區加強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開展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重點汙染源監督性監測等工作,定期發布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和地表水水質狀況信息。開展珠穆朗瑪峰、納木錯、羊卓雍錯典型區域環境質量監測和青藏鐵路、拉日鐵路運營期環境質量監測。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地表水監測斷麵284個(ge)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點位138個(ge) 、地下水監測點位12個(ge) 、水質自動站3個(ge) 。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西藏投入12.34億(yi) 元,用於(yu) 開展水汙染防治項目建設。其中,落實中央水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11.28億(yi) 元,實施了34個(ge) 水汙染防治項目及汙水管網建設;落實自治區本級環保專(zhuan) 項資金1.06億(yi) 元,實施了20個(ge) 水汙染防治項目。
與(yu) 此同時,成立自治區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清理整頓和發證登記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zhuan) 班,設立技術指導小組,製訂《西藏自治區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清理整頓和2020年排汙許可發證登記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進排汙許可工作。截至2020年11月,全區共發放排汙許可證510張、登記管理5334家,基本實現全區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
把河長製落到實處
2017年,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印發《西藏自治區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區大力推進河長製,全麵提升河湖管理與(yu) 保護水平。方案明確了五項基本原則,確定了三個(ge) 階段工作目標:力爭(zheng) 到2017年底,製定出台相關(guan) 製度及考核辦法,全麵建立河長製,落實河湖管理保護屬地責任;到2020年底,全區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取排水管理更加規範嚴(yan) 格,河湖管理範圍明確,水域岸線合理保護利用,河湖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水生態持續向好,水事違法現象得到有效遏製,全區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主要水質達標率達到95%;到2030年底,全區河湖管理保護製度體(ti) 係健全完善,河湖管理範圍內(nei) 水事活動依法有序,水資源、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河湖生態功能顯著改善,實現河湖經濟社會(hui) 功能與(yu) 自然生態係統協調,人水和諧共處。
2020年,自治區再一次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從(cong) 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工作重點、落實工作責任、創新履職方式、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麵明確了自治區各級河長湖長職責,切實解決(jue) 好河長湖長“幹什麽(me) ”“誰來幹”“怎麽(me) 幹”“幹不好怎麽(me) 辦”的問題,推動西藏河長製湖長製進一步從(cong) “有名”向“有實”轉變。全區主要江河、湖泊水質整體(ti) 保持良好,達到國家規定相應水域的環境質量標準,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率100%。
如今,在西藏各地的河湖岸邊,隨處可見用藏漢雙語製作的河長製公示牌,介紹了河(湖)的基本情況以及相關(guan) 河(湖)長信息和聯係方式。“河長製”“總河長令”的實施,使水域岸線垃圾亂(luan) 堆、亂(luan) 倒、亂(luan) 棄現象得到有效遏製,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河湖水質持續保持良好,人民群眾(zhong) 保護河湖生態環境的意識逐步提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