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向大骨節病說“不”——防治重點地方病的攻堅行動

發布時間: 2021-04-28 09:11:00 來源: 新華網

  大骨節病是一種多發性、變形性的骨關(guan) 節地方病,曾長期困擾我國西藏、青海、四川、內(nei) 蒙古、陝西等地區群眾(zhong)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地方病防治專(zhuan) 項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開展重點防控措施強化行動等任務。通過長期探索努力,我國基本消除大骨節病等重點地方病危害,以實際行動守護人民健康。

  數十年探索 建立大骨節病防控體(ti) 係

  大骨節病俗稱“柳拐子病”“骨節風”“水土病”等,這種原因不明的地方病會(hui) 導致患者站不直、走不穩,嚴(yan) 重者身材矮小、關(guan) 節畸形粗大,甚至終生殘疾,喪(sang) 失勞動能力。


大骨節病患者(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地方病控製中心)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多地深受大骨節病等地方病的困擾。據統計,上世紀60至70年代生活在病區的兒(er) 童大骨節病檢出率高達60%至90%。

  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建伯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投身大骨節病病因與(yu) 防治對策的研究。通過在多個(ge) 病區調研,他發現大骨節病致病因子是通過病區產(chan) 的穀物進入人體(ti) 的,與(yu) 飲水無關(guan) 。他提出以“換糧”為(wei) 核心思想的大骨節病防治策略,“改種水田、改種經濟作物、退耕還林(草)、提高糧食衛生學質量、易地育人”等措施在全國病區得以推廣,有效地控製了我國大骨節病的流行。

  中國著名骨科專(zhuan) 家殷培璞與(yu) 大骨節病鬥爭(zheng) 40餘(yu) 載,經過反複調研,提出了 “吃雜、改水、講衛生”的綜合防治方案,並首創大骨節病臨(lin) 床檢查法,創編係統的大骨節病矯形手術治療法,先後免費為(wei) 1000多例大骨節病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

  在全國大骨節病防治專(zhuan) 家不斷探索的基礎上,我國逐漸建立和完善了大骨節病防控體(ti) 係,出台了《地方病預防控製工作規範》《成人大骨節病治療方案》《大骨節病監測方案》等多項技術文件,為(wei) 我國防治大骨節病等重點地方病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多部門聯合 加強地方病預防工作

  大骨節病多發於(yu) 兒(er) 童和少年,多見於(yu) 以病區所產(chan) 小麥、玉米、青稞為(wei) 主食的人群,在重病區兒(er) 童兩(liang) 三歲即可發病。大骨節病的發生可能與(yu) 病區人員飲食品種單一、營養(yang) 不良和食用了受鐮刀菌毒素汙染的糧食等密切相關(guan) ,早期預防與(yu) 治療並舉(ju) 是關(guan) 鍵。

  預防大骨節病的有效舉(ju) 措之一是改善飲食結構。三年攻堅期間,多個(ge) 病區省份貧困地區實施兒(er) 童營養(yang) 改善項目,進行6—24月齡兒(er) 童營養(yang) 包的發放工作,多地為(wei) 大骨節病病區兒(er) 童提供營養(yang) 包超130萬(wan) 人份,切實提高了病區兒(er) 童營養(yang) 水平。一些地區還實行了調整病區主食結構和外購糧比例的措施。

  許多大骨節病病區群眾(zhong) 還通過移民搬遷改善了生活質量。近年來,發展改革部門組織地方病病區群眾(zhong) 移民搬遷,從(cong) 條件較為(wei) 艱苦的地區搬遷到經濟更發達,生活更便利的地區,為(wei) 病區群眾(zhong) 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一些地區的教育部門還采取了集中辦學等易地育人措施。

  2008年4月16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南木達易地育人學校的學生在上體(ti) 育課。 新華社記者海明威 攝

  同時,各地通過多種渠道加強科普教育,宣傳(chuan) 地方病防治措施,健康教育覆蓋範圍達到5.82億(yi) 人次。通過各部門協同配合,地方病的預防工作得到了全麵地落實。

  保障“病有所醫,醫有所保”

  大骨節病多發於(yu) 老少邊窮地區,許多患者麵臨(lin) 醫療資源少、治療費用高的問題。

  為(wei) 幫助病區家庭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病交加”的惡性循環,三年攻堅期間我國對地方病患者落實綜合幫扶,累計幫扶患者家庭10萬(wan) 餘(yu) 戶,並將地方病患者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製度覆蓋範圍,保障患者“病有所醫,醫有所保”。

  2017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guan) 節科醫生林劍浩組建團隊,在西藏昌都市政府支持下,開展流調、篩查、義(yi) 診、救治、培訓等工作。幾年來,林劍浩進藏近30次,團隊累計義(yi) 診3500餘(yu) 人,完成骨關(guan) 節手術51例,開展培訓約150人次。通過人工關(guan) 節置換技術,不少患者恢複了身體(ti) 部分功能,生活迎來新希望。

  西藏洛隆縣碩督村的夏達卡從(cong) 小患有大骨節病,症狀嚴(yan) 重時必須用手扶著桌邊一瘸一拐地走路。2019年10月,他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接受了免費手術,已能正常勞動。


林劍浩醫生對大骨節病人進行診療 新華社記者田金文 攝

  2019年,財政部會(hui) 同國家醫保局在城鄉(xiang) 醫療救助補助資金中增加並單列2億(yi) 元,對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務重的貧困地區給予傾(qing) 斜支持,專(zhuan) 門用於(yu) 地方病患者(包含大骨節病)醫療救助。民政部門也將符合條件的地方病患者納入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ang) 範圍。

  此外,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地方病患者管理服務規範和治療管理辦法,將大骨節病和克山病患者納入慢性病管理。按照分級診療原則,省、市、縣設立三級患者救治協議定點醫院,保障患者能夠就近就醫,及早治療。

  監測全覆蓋 防治地方病“不落一人”

  為(wei) 確保地方病防治惠及每位患者,讓防治地方病“不落一人”,“十三五”期間,全國重點地方病流行地區實現了監測全覆蓋,現症患者實現建檔立卡和應治盡治、願治盡治。

  據了解,我國大骨節病開展了以村為(wei) 單位的監測全覆蓋,按照“以病區村為(wei) 單位,7-12周歲兒(er) 童無大骨節病病例”的消除標準,全國已連續兩(liang) 年無兒(er) 童新發病例,379個(ge) 大骨節病病區縣均實現了消除目標,消除率為(wei) 100%。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地方病控製中心專(zhuan) 家表示,三年攻堅結束不是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終點,而是全麵實現地方病持續控製和消除、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全民健康的起點。三年攻堅的成果,為(wei) 健康中國行動打下了基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