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考古大發現:探秘千年墓葬群 揭開“洞室之謎”

發布時間: 2021-05-03 09:21:00 來源: 央視新聞

  從(cong) 一件金掛飾到7件金銀麵飾,是誰在使用?謎一樣的墓葬“洞室之謎”,又是如何揭開?從(cong) 2017年象泉河畔北岸的一次搶救性發掘到今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桑達隆果,這個(ge) 沿用千年的墓地到底還有哪些奧秘?一起來探秘!

  位於(yu) 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的桑達隆果墓地,東(dong) 西區長4公裏,分布著幾十座墓葬。迷宮一樣的墓室結構,單室、雙室、單雙墓道,令考古專(zhuan) 家震驚。2018年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和劄達縣文物局組成考古隊,正式展開發掘。經過三個(ge) 年度的考古發掘,測年數據顯示桑達隆果墓地從(cong)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650年,延續了近千年。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桑達隆果墓地考古發掘領隊 何偉(wei) :這是一個(ge) 非常集中使用的一個(ge) 墓群,使用頻率非常高,它延續的時間也非常長。

  象泉河,是阿裏地區最主要的河流之一。它從(cong) 東(dong) 向西穿過海拔3700米的劄達縣,著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劄達土林就在這裏。

  桑達隆果墓地發掘出土的6件金麵飾、1件銀麵飾,顏色、尺寸都不同。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擁措文博助理館員:這一類金銀麵飾是分為(wei) 了無彩繪的和有彩繪的,又可以根據尺寸大小再進行細分。這種麵飾在感官上就更為(wei) 臉譜化、戲劇化。

  在隨葬品最多的第26號墓,同時有金銀麵飾和木俑。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桑達隆果墓地考古發掘領隊 何偉(wei) :它們(men) 出土位置是臨(lin) 近的,有彩繪的金銀麵飾,它是敷於(yu) 這個(ge) 木俑的臉部的。

  29號墓,有兩(liang) 件尺寸大小不一的金銀麵飾,金麵飾有內(nei) 扣設計,處於(yu) 墓主的左臂之上。銀質梯形麵具,尺寸超過10厘米,出土時正好敷在墓主人的臉部。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桑達隆果墓地考古發掘領隊 何偉(wei) :就是在這一片地區它就流行這個(ge) ,它的主導文化就是隨葬這個(ge) 金銀麵飾為(wei) 主導的。

  專(zhuan) 家表示,目前已知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有14件金銀麵飾,其中西藏阿裏地區已出土了10件金銀麵飾。還有4件分別發現於(yu) 印度的馬拉裏墓地和尼泊爾的桑宗墓地。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教授 張建林:從(cong) 喜馬拉雅南麓一直到中亞(ya) 地區,用金銀銅這樣的一些材質製作這個(ge) 麵具,是有一個(ge) 非常大地流行的區域在裏麵。

  桑達隆果墓地還出土了5件木俑,形態各異,有的胸部刻有鷹鳥的形狀。拙樸的雕刻手法,與(yu) 新疆吐魯番發現的木俑有相似之處。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桑達隆果墓地考古發掘領隊 何偉(wei) :木俑是西藏的首次發現,乃至整個(ge) 青藏高原也是首次發現。作為(wei) 鎮墓壓勝之用。

  此外墓地還出土了與(yu) 中原形製相近的銅匜、在紡織物裏發現了蠶絲(si) 、製作工藝相近的鐵器等等。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桑達隆果墓地考古發掘領隊 何偉(wei) :從(cong) 器物上會(hui) 看到就有很多可能會(hui) 跟中原比較相似的東(dong) 西,這個(ge) 就說明在沿著這個(ge) 喜馬拉雅山脈西段,這個(ge) 文化、人群在這一段是有交流的。

  象泉河流域,分布著曲龍、曲踏、格布賽魯、皮央東(dong) 嘎等多個(ge) 古遺址,是西藏西部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青藏高原連接中原、中亞(ya) 、南亞(ya) 等地文化交融和聯係的十字路口。河南岸的曲踏墓地入選2014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今年桑達隆果墓地入選,一河兩(liang) 岸,兩(liang) 次重大考古發現,意義(yi) 重大。(總台央視記者 陳琴 李彭林 強久 多吉 李旭)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