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福建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醫療專(zhuan) 家組組長林劍浩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遠程會(hui) 議中心,通過中國電信與(yu) 中興(xing) 通訊共同搭建的5G網絡,操控遠在三千公裏外的西藏昌都市卡若區人民醫院機器人,為(wei) 大骨節病患者進行全髖關(guan) 節置換手術,讓西藏昌都市患者不必長途跋涉,就能享受到北京最頂級專(zhuan) 家的手術治療。此舉(ju) 在國內(nei) 治療大骨節病尚屬首次,這將進一步推動5G遠程醫療與(yu) 人工智能在基層特別是邊遠地區醫療機構的應用。
北京專(zhuan) 家團隊操作機器人與(yu) 昌都醫生共同完成手術。
據介紹,此次手術不同於(yu) 過去的遠程視頻會(hui) 診指導手術和遠程手術規劃,而是借助5G信息技術與(yu) 機器人實現快速康複、精準醫療、遠程醫療,能夠幫助醫生標準化、精確化地完成手術,以更小的創傷(shang) 給患者帶來更快速的康複,準確性可接近100%,這對於(yu) 關(guan) 節外科是一種變革性的技術。
北京專(zhuan) 家團隊指導昌都手術過程。
手術開始前,由昌都卡若區人民醫院醫生團隊對患者進行 CT 掃描,通過5G的高速傳(chuan) 輸,患者的影像學資料以及3D建模手術方案迅速從(cong) 昌都傳(chuan) 輸至北京;
在北京遠程會(hui) 議中心專(zhuan) 家可以迅速判讀資料,與(yu) 昌都當地醫生確認術中將要執行的手術方案;
在手術的關(guan) 鍵步驟,例如術中軟組織平衡、機器人截骨和置杯時,北京專(zhuan) 家通過低延遲傳(chuan) 輸技術,可實時監控和操控機器人。
昌都手術醫生與(yu) 北京專(zhuan) 家協同手術。
為(wei) 了確保工作的有效推進,事前中國電信、北大人民醫院、福建省援藏工作隊、昌都市衛健委做了精心的部署安排。
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性變形性骨關(guan) 節病,多發於(yu) 兒(er) 童,為(wei) 患者帶來關(guan) 節疼痛、增粗變形,肌肉萎縮,運動障礙等痛苦。該疾病過去在西藏地區高發,由於(yu) 當地醫療條件限製,較難成熟開展手術治療。近幾年,福建援藏隊協同北京厚愛關(guan) 節健康公益基金會(hui)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hui) ,組織全國頂級骨科醫療專(zhuan) 家團隊到昌都為(wei) 1000多名大骨節病患者進行義(yi) 診篩查,對昌都1.62萬(wan) 名7-12歲中小學生進行大骨節病流調,推動北京大學關(guan) 節病研究所與(yu) 卡若區人民醫院建立聯盟協作醫院,組織北京高水平醫療專(zhuan) 家到昌都開展醫療衛生人才“師帶徒”醫療幫扶活動,募集1000多萬(wan) 資金對227名兒(er) 童進行免費手足畸形矯正手術,開展了大骨節病、白內(nei) 障、唇齶裂、兒(er) 童先天性心髒病等各類手術300多例。特別是2020年以來,昌都市將推進骨關(guan) 節病本地化治療作為(wei) 工作重點,通過引入北京高水平醫療機構與(yu) 昌都合作,培育當地學科帶頭人和醫學骨幹,實現醫療人才、技術的高位嫁接,也形成了昌都市本地關(guan) 節病診療中心的雛形。
北京專(zhuan) 家團隊與(yu) 昌都手術團隊合影。
羅鬆曲珠是本次5G機器人手術的卡若區人民醫院醫生團隊負責人,也是昌都市首批北京高水平醫療機構“師帶徒”的徒弟之一。2020年8月,他在北京參加了師帶徒的啟動儀(yi) 式,並有幸成為(wei) 林劍浩的徒弟。
“對於(yu) 5G機器人在西藏骨關(guan) 節疾病中的實踐與(yu) 應用,我深感震撼。我為(wei) 有幸成為(wei) 這次5G團隊成員倍感榮幸。我們(men) 期望,這樣的技術能夠更加成熟,更加通用,為(wei) 西藏的百姓造福。”羅鬆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