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cong) 西藏文化工作會(hui) 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全區文化係統牢記初心使命,聚焦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通過著力加強黨(dang) 對文化工作的全麵領導,順利完成“十三五”確定的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西藏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著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林芝、山南、拉薩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拉薩雪頓節等90個(ge) 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著力推動優(you) 秀文藝作品創演力度,《藏鄉(xiang) 情》《共同家園》《八廓北院》等一批不同題材的優(you) 秀劇目被打造推出,開展各類文藝演出近6萬(wan) 場次。
西藏著力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加大文化產(chan) 業(ye) 頂層設計,重點培育“文創西藏”區域公用品牌。“西藏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之窗”在上海、深圳、南京、長沙和尼泊爾加德滿都、塔吉克斯坦杜尚別等國內(nei) 外重點城市落戶。截至2020年底,全區擁有各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基地)234家,各類文化市場主體(ti) 7500餘(yu) 家,從(cong) 業(ye) 人員近7萬(wan) 人,行業(ye) 年產(chan) 值達60.95億(yi) 元,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
西藏出台20多個(ge) 指導性文件,引領全區10個(ge) 專(zhuan) 業(ye) 文藝院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推進全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向搬遷地區、貧困地區和邊境地區傾(qing) 斜。全區歌舞娛樂(le) 演藝場所轉移農(nong) 牧民就業(ye) 超7萬(wan) 人次。在全區設立108家非遺就業(ye) 工坊,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710人實現脫貧,群眾(zhong) 依托傳(chuan) 統技藝脫貧致富實現由個(ge) 體(ti) 向群體(ti) 的飛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