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偏遠地區孩子上好學”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

發布時間: 2021-05-06 09:18:00 來源: 人民日報

  記者見到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的那天,她正好要去林芝市裏參加一場座談會(hui) 。前不久連續大雨,讓進出墨脫的道路發生塌方,近幾日已經沒有車輛進出了。

  “您要怎麽(me) 去?”記者問。

  “坐車到最靠近塌方點的地方,然後徒步翻過去,車子在對麵最靠近塌方點的地方來接。”格桑德吉笑著說,仿佛這並不是什麽(me) 大事。

  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在本職工作之外,還要經常參與(yu) 調研、座談,了解各地的情況。盡管交通不方便,但她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ge) 履職的機會(hui) 。

  “林芝市察隅縣位置偏遠,交通條件差,教師招來了,但時常留不住……”聽著當地幹部反映困難,格桑德吉深有感觸,因為(wei) 墨脫也是這樣——學校硬件近年來迅速提高,但是師資瓶頸始終難以突破。

  “這個(ge) 問題在許多偏遠地區都存在。”格桑德吉說。通過進一步的調研,格桑德吉發現,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偏遠地區中小學主課教師缺乏情況和前些年相比已經有所緩解,但是音樂(le) 、體(ti) 育、美術等學科老師以及幼教老師缺乏的情況仍相當普遍。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覺得自己有義(yi) 務和責任反映這些問題。

  近幾年,格桑德吉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的建議都源於(yu) 這些深入的調研和自己的經曆。她認為(wei) ,要進一步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化的師資結構,增加音體(ti) 美和幼教老師數量,辦法之一是鼓勵更多偏遠地區、民族地區的學生就讀師範專(zhuan) 業(ye) ,讓他們(men) 回到家鄉(xiang) 建設家鄉(xiang) ,促進家鄉(xiang) 教育的發展。

  20多年前,格桑德吉走出大山,到內(nei) 地就讀西藏班,考上大學;十幾年前,她放棄在拉薩的工作機會(hui) ,毅然選擇回到墨脫當一名鄉(xiang) 村教師,隻因為(wei) “家鄉(xiang) 有我的童年,我的記憶,我的夢想”。

  格桑德吉的第一站,是墨脫縣邦辛鄉(xiang) ,那裏道路艱險,山高穀深,交通極其不便。鄉(xiang) 民都不願意送孩子來上學——“路上太危險”“這麽(me) 小的孩子有什麽(me) 可教的”,一次次翻山越嶺的走訪,換來的是一次次碰壁。

  格桑德吉沒有放棄,往返於(yu) 經常山體(ti) 滑坡的路上,就為(wei) 了進村民家裏,勸孩子們(men) 上學。到了冬天,她還要過冰河、溜鐵索、走懸崖峭壁,把學校的孩子們(men) 安全地送回家。

  這樣的路,格桑德吉一走就是十幾年。付出總有回報,隨著孩子們(men) 越來越多地考上中學、大學,家長們(men) 的觀念也開始發生改變。走出大山,成了更多人觸手可及的未來。

  “墨脫的轉變讓人欣喜,在這個(ge) 基礎上,我們(men) 更要加油幹。未來,偏遠地區的孩子不但有學上,還能上好學。”格桑德吉說,她將把對優(you) 秀教師培養(yang) 的調研和思考盡快轉化為(wei) 代表建議,讓大家關(guan) 注並重視偏遠地區師資力量缺乏問題,讓更多的孩子能通過學習(xi) 改變命運。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