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拉薩蔡村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幸福的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5-06 09:24:00 來源: 光明日報

  規劃整齊的居民小區、現代化的教學大樓;村街道上熙來攘往的汽車和人流……拉薩市城關(guan) 區蔡公堂街道蔡村,再也看不出曾經的“農(nong) 村樣”。

  “咱村的變化,大半天也說不完。”麵對記者采訪,村民們(men) 高興(xing) 地說。

  十年前,拉薩蔡村以農(nong) 業(ye) 耕作為(wei) 主,村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青稞、小麥、牛羊幾乎就是村民的全部家當。“老百姓的房子毫不起眼、村道上見的最多的是牛羊,唯一現代點的就是田間地頭一座座塑料溫室大棚。”蔡村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土登洛桑說。

  2011年,根據拉薩市城市規劃,通過土地流轉,蔡村3900畝(mu) 土地被征用建設拉薩市教育城一期。蔡村,這個(ge) 以務農(nong) 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村落,開始向著城鄉(xiang) 接合部的新農(nong) 村轉變,失去土地的農(nong) 民學會(hui) 了放下鋤頭和鐮刀,在城市發展的機遇中找尋幸福的答案。

  身份角色的轉變,一時間讓村民有些無所適從(cong) 。蔡村667戶、2473人中有170名黨(dang) 員,其中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168名。“關(guan) 鍵時刻黨(dang) 員幹部必須站出來,發揮主心骨的作用。”村兩(liang) 委班子意識到,城市的發展需要大量建材和機械,這個(ge) 機遇,一定要讓村民抓住。

  今年30歲的黨(dang) 員索多,是蔡村有名的致富能人。9年前,作為(wei) 貨車司機的他看到了商機,動員組織第5組村民成立了工程施工機械隊,後又成立了西藏索旦啦建築工程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在附近的工地上攬到不少活。

  “現在,全村擁有各種車輛350多輛,其中30多輛加入了運輸合作社,一輛車每年給村民帶來8萬(wan) 多元的純收入。今年合作社又搞起了磚廠,帶動20多名村民在此就業(ye) ,計劃再打造一座多功能的度假村。”索多很有信心地說,話語間彰顯出了年輕人的幹練。

  致富後,如何實現均衡、可持續的發展,是蔡村轉型中麵臨(lin) 的一個(ge) 長遠問題。

  今年51歲的村民窮達,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蔡村的快速發展,全家開始擺脫貧困,日子越過越好。然而2016年,她不幸患上了肝硬化,每月都需要花費一大筆醫藥費。而家中還有一個(ge) 左眼失明的兒(er) 子和一個(ge) 女兒(er) 正在上學,丈夫普桑一邊照顧生病的窮達,一邊還要外出務工,生活一度十分困難。

  得知這一情況後,村兩(liang) 委班子主動幫窮達一家出主意、想辦法。後來普桑在廠部設在蔡村的城關(guan) 區淨土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應聘成為(wei) 一名員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身體(ti) 漸漸有所好轉的窮達擔任了河道管理員,每月收入1650元。夫妻倆(lia) 每年還可以享受城關(guan) 區、蔡村集體(ti) 經濟等分紅和其他補貼。

  “在城市化進程中,村民有了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同時依托市場發展起來的村集體(ti) 經濟,讓我們(men) 對全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土登洛桑說,2020年,全村集體(ti) 經濟總收入達1500萬(wan) 元,村民在當年每人領到了4000元至1.5萬(wan) 元不等的分紅,再加上跑運輸、開辦個(ge) 體(ti) 經濟、外出務工等收入,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3000元。

  “農(nong) 田荒灘長出了高樓大廈,牛羊不見了,汽車滿街跑。”談起村裏最大的變化,土登洛桑認為(wei) 是觀念之變,是文化之變。

  這兩(liang) 年,學習(xi) 藏文書(shu) 法成了蔡村村民豐(feng) 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nei) 容,蔡村也亮出了自己的文化名片——“書(shu) 法村”。不僅(jin) 如此,蔡村還推進了“廁所革命”、提高了綠化覆蓋率、實施農(nong) 村生活垃圾專(zhuan) 項整治……如今的蔡村,生態更優(you) 美、村風更文明、生活更宜居,一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