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聽索朗多傑老人追憶十八軍進藏故事:“共產黨帶來了好日子”

發布時間:2021-05-07 09:22: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1951年冬天,十八軍(jun) 獨立支隊官兵抗風雪、戰嚴(yan) 寒,翻越覺孜拉山,從(cong) 納龍嘎木(現在的當雄縣烏(wu) 瑪塘鄉(xiang) 納龍村)進入拉薩。當時12歲的放牛娃索朗多傑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70年後,當雄縣開展“重走解放路,爭(zheng) 做逐夢人”係列主題教育活動。索朗多傑老人回憶往事,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親(qin) 曆的十八軍(jun) 進藏故事。

  4月,拉薩春意濃濃,200公裏外的當雄縣烏(wu) 瑪塘鄉(xiang) 卻又一次飄起了雪花。索朗多傑告訴我們(men) ,當年十八軍(jun) 來的時候也是一個(ge) 下雪天,雪足有一尺多厚,解放軍(jun) 騎馬下來的時候嘴唇發青。

  1951年冬天,正在山上放牧的索朗多傑遠遠看到很多人牽著駱駝,從(cong) 覺孜拉山腳一路走來。好奇的他和朋友上前觀望,發現牽駱駝的那些人衣衫單薄、到處破洞,很多人呼吸都困難,還衝(chong) 圍觀的青年們(men) 微笑。

  “後來才得知那些穿黃軍(jun) 裝的是解放軍(jun) 。”索朗多傑回憶道,十八軍(jun) 在補給困難、斷糧斷炊的情況下,忍饑挨餓度過異常艱苦的缺糧日子,沒有向地方要,不向群眾(zhong) 要。十八軍(jun) 官兵用真誠的行動得到群眾(zhong) 的信任和愛戴。

  1959年,索朗多傑和牧民們(men) 又一次看到解放軍(jun) 從(cong) 覺孜拉山山口上來,這一次他們(men) 選擇迎了上去。

  “隊伍更加龐大,條件也比之前的隊伍好。”索朗多傑說,隊伍裏除了有駱駝,還有犛牛、馬匹等,還配備了隊醫、通司(翻譯)。和前一個(ge) 隊伍一樣,解放軍(jun) 尊重藏族群眾(zhong) 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xi) 慣,幫助群眾(zhong) 生產(chan) 勞動、修橋補路、免費醫治疾病等,使廣大群眾(zhong) 日益認識到共產(chan) 黨(dang) 、解放軍(jun)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

  “得知群眾(zhong) 生病,隊醫為(wei) 他們(men) 免費醫治,大家都很感激解放軍(jun) 。”索朗多傑和不少牧民都自發參與(yu) 到十八軍(jun) 的宣傳(chuan) 隊伍中,學習(xi) 黨(dang) 的政策並向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時至今日,索朗多傑對一些宣傳(chuan) 標語的內(nei) 容仍記憶猶新。

  隨後的很多年,深受共產(chan) 黨(dang) 和十八軍(jun) 進藏影響的索朗多傑從(cong) 村組管家做起,擔任村會(hui) 計、治安管理員等職務,始終積極向黨(dang) 組織靠攏,以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索朗多傑說,幾十年來,他和村民們(men) 冒著生命危險宣傳(chuan) 過黨(dang) 的政策,趕著駝隊當過巡護員,守著夜燈統計過群眾(zhong) 收入,看著村民們(men) 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特別是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兩(liang) 條巨龍從(cong) 門前經過,給我們(men) 帶來了更加幸福的生活。村民們(men) 轉變思想觀念,貸款購買(mai) 拖拉機、翻鬥車、半掛車等參與(yu) 工程建設,村裏的‘百萬(wan) 元戶’也一個(ge) 個(ge) 湧現出來。”

  “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就是遇見解放軍(jun) ,成為(wei) 十八軍(jun) 進藏曆史的見證者和參與(yu) 者。”索朗多傑感慨地說,自己要將這段曆史和今年正在開展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結合起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黨(dang) 的光輝曆程,從(cong) 中汲取前行力量。

  “不做牛馬要做人,牧民就是誠實的根;永遠跟著太陽走,就有幸福和光明……”這是在當雄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諺語。如今的當雄,幹部牧民們(men) 正掀起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熱潮,用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鬥之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