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拉薩市達東(dong) 村成了熱門旅遊“打卡地”,大批遊客前往鄉(xiang) 村,感受著山水如畫的生態美景,品嚐高原特色美食,參與(yu) 各類鄉(xiang) 韻十足的民俗活動,體(ti) 驗著傳(chuan) 統村落的魅力。
“來之前做了攻略,這個(ge) 村子離機場近,還是個(ge) ‘網紅村’,泡著溫泉看著雪山,真是太美了。”來自陝西的遊客王歡說。
鳥瞰達東(dong) 村景區(無人機 拍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近年來,依靠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拉薩市達東(dong) 村人均年收入翻了幾番,實現了脫貧致富,並先後榮獲“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曆史古村”“第七批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2017年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等國家級榮譽稱號,鄉(xiang) 村旅遊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
遊人在達東(dong) 村景區小溪邊玩耍(2019年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峰 攝
“小時候,村裏隻有坑坑窪窪的土路,房子也都是低矮潮濕的土坯房,那時候,我的願望是離開這個(ge) 地方,從(cong) 來沒想到現在能發展成這樣。”26歲的拉姆大學畢業(ye) 後當了導遊,“自從(cong) 村裏環境變好後,來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如今的達東(dong) 村,美麗(li) 風景變成了致富“錢景”。目前形成了“幸福林卡”“達東(dong) 桃花會(hui) ”“音樂(le) 嘉年華”“聖地溫泉”“莊園遺址”等鄉(xiang) 村旅遊品牌,這些旅遊品牌的實施,帶動該村78名群眾(zhong) 就業(ye) ,年均接待遊客40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近700萬(wan) 元。
吃上了“生態飯”,達東(dong) 村村民的觀念大有轉變。以前,村民們(men) 習(xi) 慣使用旱廁或將生活汙水、生活垃圾直排(扔)進村內(nei) 的溝渠中,造成河道汙染、垃圾成堆。鄉(xiang) 村旅遊項目啟動後,村裏規劃建設了13個(ge) 化糞池和長達20公裏的地下管網,群眾(zhong) 養(yang) 成了文明的排汙習(xi) 慣,美麗(li) 鄉(xiang) 村找到了“生活該有的模樣”。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這樣的日子去而不返了。
拉薩市八廓街區域,距今已經有1300年的曆史,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chuan) 統麵貌。
鳥瞰拉薩八廓街(2019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攝
舊西藏留下來的283處大院,多數都是危舊房屋,低矮破舊,沒有給排水等基本生活設施。政府從(cong) 1978年開始改造老城區原有住房和環境設施,分批對原有住宅進行了改造,經過改造和修繕,使這裏的居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住條件。
八廓街一角(2018年5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寶亢 攝
2011年,拉薩市將市區內(nei) 的56座掛牌古建築大院列為(wei)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次年,拉薩市政府又對其中年久失修的古建大院開展了保護性修繕工作。經過係統的修繕保護,如今,拉薩市八廓街古建大院已重現昔日風采,極富民族特色。
環境設施的改善又促進了八廓街地區經濟的發展,在八廓街地區辦商鋪、開餐館、賣服裝、辦旅店等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古建築風貌與(yu) 現代商業(ye) 街完美相融,陽光下,市民和遊客們(men) 在甜茶館裏,喝著甜茶,曬著太陽,悠閑愜意。
城市的人居環境得到改善,鄉(xiang) 村麵貌更是煥然一新。
“以前我家的廁所是旱廁,沒有門,上廁所很不方便。”西藏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科迦村村民拉巴說,她家開家庭旅館已經13年了,過去因為(wei) 環境不好,來旅遊的遊客最多住一天就去縣裏住了,前年蓋了新房,通了自來水,修了衝(chong) 水廁所,生活大變樣。
拉巴在新房內(nei) 澆花(2020年10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村裏‘髒、亂(luan) 、差’現象已經成為(wei) 過去,家庭衛生幹淨已經成為(wei) 常態,現在我們(men) 用製度來保障村容村貌的幹淨整潔。”科迦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歐珠指著路邊擺放的垃圾桶說,“現在村裏沒人隨意丟(diu) 棄垃圾,都會(hui) 自覺扔進垃圾桶裏。”
拉薩市林周縣邊交林鄉(xiang) 的一所公共廁所。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西藏新改造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達10餘(yu) 萬(wan) 戶,農(nong) 牧區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45%,90%以上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截至2020年底,西藏30%以上村莊農(nong) 村生活汙水亂(luan) 排亂(luan) 放得到管控;136個(ge) 村莊開展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村莊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隨著西藏人居環境的不斷提高,高原隱藏的美麗(li) 不再孤芳自賞,一大批生態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成為(wei) 新晉網紅打卡地,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
“西藏人居環境的曆史變化,反映的是西藏人民生活的真實寫(xie) 照。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給西藏經濟社會(hui) 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西藏人民享受到幸福生活。”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王春煥說。
文字記者:田金文
海報拍攝:普布紮西、晉美多吉、詹彥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視覺/編輯:江國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