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福在和孩子們(men) 分享自己攀登珠峰的經曆。
“我們(men) 當時登頂的隊伍裏,有的隊員被暴風雪卷走了,有的凍壞了手指、腳趾,還有的凍掉了鼻子,但我們(men) 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
5月6日,在洛川縣安民初級中學的報告廳裏,伴隨著不斷響起的熱烈掌聲,83歲的老黨(dang) 員侯生福聲情並茂地給學生們(men) 講起了自己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盡管已經過去40多年,那段和隊友並肩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歲月,侯生福依然曆曆在目。
“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從(cong) 珠峰北坡登頂,但因為(wei) 沒有影像資料或他國見證人,國際上一直有質疑聲。再次登頂、留下證據,並測定珠峰高度成為(wei) 一項政治任務。”侯生福說。也是在那一年,正在部隊服役的他因為(wei) 政治素質過硬和身體(ti) 條件出眾(zhong) ,被選入了登山隊,並先後在北京、西藏、重慶、甘肅等地進行了艱苦的體(ti) 能培訓和集訓。
1975年,國家重啟登頂珠峰任務。彼時的侯生福曆經十幾年艱苦訓練,早已成為(wei) 登山隊中的一名“老兵”。當年4月,登山隊開始嚐試登頂,但由於(yu) 走錯路線或遇到無法逾越的峭壁等,連續兩(liang) 次衝(chong) 頂都失敗而歸。1975年5月17日,登山隊第三次衝(chong) 頂,侯生福就是突擊主峰的9名隊員之一。
侯生福回憶,當他們(men) 登到海拔7600米後,珠峰地區晝夜不停地下著雪,刮著八九級的大風。四邊用手指一樣粗的尼龍繩固定的帳篷,被風吹得東(dong) 倒西歪。在饑餓、幹渴、缺氧和寒冷的考驗中,他們(men) 硬是咬牙在帳篷裏堅持了整整四天。
“我們(men) 當時隻有一個(ge) 想法,一定要把五星紅旗插在世界之巔!”老人動情地回憶道,“對當時的國家來說,攀登一次珠峰的開支相當於(yu) 辦一次全運會(hui) ,而且根據珠峰的氣候條件和登山隊實際,機會(hui) 隻有這一次,如果再次失敗,整個(ge) 攀登計劃就宣告破產(chan) 。我們(men) 不能辜負黨(dang) 和人民對我們(men) 的期望!”
5月27日早上7時30分,9名登山隊員的兩(liang) 個(ge) 結組繩緊緊相連,隊員們(men) 開始衝(chong) 頂。翻過著名的“第二台階”後,風力開始增強,氧氣也更加稀薄。隊員們(men) 的身體(ti) 疲勞至極,直到14時30分,當他們(men) 走到一塊寬約1米、長約10米的魚脊形地帶時,才發現再往上已經沒有地方可攀,極目遠眺,四處沒有一座山峰比他們(men) 所站的地方更高。
時隔15年,侯生福一行9人代表中國人民,再次順利到達了珠峰頂端,地球的最高點!
登頂之後的侯生福馬上通過發報機向大本營報告了這一喜訊,大本營瞬間歡騰起來。冒著手指被凍掉的危險,侯生福從(cong) 鴨絨手套中抽出手來,不斷地按下快門,為(wei) 登上峰頂的隊員拍攝了在峰頂高舉(ju) 五星紅旗的照片,他也因此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位在地球之巔拍照的中國人。隨後,他又給隊伍中唯一的女隊員潘多做了人體(ti) 心電遙測圖,這是人類在珠穆朗瑪峰頂峰上做的第一份心電圖。
從(cong) 14時30分起,在被稱為(wei) “生命禁區”的珠峰頂上,登山隊一行人停留了整整70分鍾。他們(men) 所做的科學考察工作填補了很多領域的空白,其中就包括把一個(ge) 3米高的紅色金屬測量覘標豎立在頂峰,精確地測定了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8848.13米。這個(ge) 數字得到全世界的廣泛認可,並一直使用到2005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洛川的家中,侯生福一直將當年登頂成功的照片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照片裏是8個(ge) 人,裏麵沒有我,但是我不遺憾,因為(wei) 我把他們(men) 登上頂峰拍上了、把五星紅旗拍上了、把金屬測量覘標拍上了,完成了黨(dang) 和人民交給的任務,我一點兒(er) 都不遺憾,感到很光榮!”5月6日,侯生福一邊端詳著當年登頂珠峰的照片,一邊對記者說。
1980年,滿載榮譽的侯生福回到家鄉(xiang) 洛川工作,一如既往地傳(chuan) 承和發揚登山精神,時刻以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身份嚴(yan) 格要求自己。作為(wei) 洛川縣政協副主席,他參政議政,調查研究,深入群眾(zhong) ,訪貧問苦,為(wei) 群眾(zhong) 解難題。退休後,他堅持每年給中小學作登山精神報告,給學生們(men) 講述登山英雄的事跡,鼓勵他們(men) 珍惜今天的好時光,好好學習(xi) ,將來長大成才報效祖國。
侯生福說:“46年前,我們(men) 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登珠峰、測珠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的強大,鼓舞了全國人民。今天,我們(men) 用現代化的中國設備、中國裝備、中國科學技術站在了世界最高峰,這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中國科學技術的強大,也體(ti) 現了我們(men) 中國人民在科學發展中不斷前進、勇攀高峰的精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