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雪域高原的孩子“乘”繪本“遊”世界

發布時間: 2021-05-14 08:45:00 來源: 新華社

 
紮次通過直播講繪本故事(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旦增尼瑪曲珠攝

  橙黃兩(liang) 色鮮明搭配的封皮,做工考究的紙張,以及每一頁上明亮簡單的圖案、富有趣味性的藏文,讓這本兒(er) 童讀物頗具新意。

  “這本書(shu) 叫《我的第一本藏文字母書(shu) 》,通過藏文30個(ge) 字母和圖畫的交相呼應,讓小朋友讀圖學藏文。”紮次邊翻閱邊介紹,“這本書(shu) 也是我和同伴們(men) 原創的第一本藏文繪本。”

  童年色彩VS繪本裏的世界

  繪本起源於(yu) 西方,被認為(wei) 是“最適合幼兒(er) 閱讀的圖書(shu) ”。

  出生在西藏的農(nong) 村,接受了良好的義(yi) 務教育,攻讀大學又出國深造,回國創業(ye) 從(cong) 事兒(er) 童早教,引進國外經典的繪本,推廣國內(nei) 原創繪本,改編、打造本土繪本,線上線下推廣繪本……33歲的紮次,正在用自己青春的汗水,澆灌更多西藏孩子的彩色童年,讓他們(men) 聆聽來自世界的故事。

  但他自己的童年,卻有些灰色。

  紮次出生於(yu) 西藏江孜縣的一個(ge) 普通農(nong) 村家庭。他說自己從(cong) 小不是很喜歡讀書(shu) ,還有點調皮,“時常打碎教室的玻璃”,但對繪畫有興(xing) 趣,“經常出板報”。

  年幼時母親(qin) 去世,為(wei) 了讓他獲得更好的教育,父親(qin) 讓他跟著當老師的叔叔生活。

  “讀六年級那年,叔叔帶來一套藍色封皮的藏語版《世界優(you) 秀童話讀物》圖書(shu) ,一共八本書(shu) 。”他說,因為(wei) 有圖有字,讀起來很輕鬆,所以一口氣讀完了整套,“讀完很激動”。

  這是紮次第一次接觸圖畫書(shu) ,這也讓他第一次體(ti) 驗到了文字和圖畫結合的美好。

  讀高一那年,父親(qin) 去世,再一次讓紮次承受了巨大的打擊。但這也讓他有了“頓悟”,他開始發奮學習(xi) ,2005年高考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西南交通大學。

  大學期間攻讀的中藥和國際貿易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並沒有激起他的興(xing) 趣,“所以一直處於(yu) 迷茫的狀態”。畢業(ye) 後,他留在了成都,成了一家培訓機構的英語教師。

  這個(ge) 過程,也讓他開始對教育培訓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

  “睡前故事”VS閱讀習(xi) 慣的培養(yang)

  2013年,紮次回到拉薩,與(yu) 三個(ge) 合夥(huo) 人聯合創辦了一家培訓機構。這也是他正式接觸繪本的開始。

  “越來越多的‘85後’‘90後’成為(wei) 父母,他們(men) 知道繪本,也希望給自己的孩子讀繪本,但苦於(yu) 沒有一個(ge) 正規的平台提供。”

  他似乎看到了一個(ge) 機遇:以兒(er) 童繪本做兒(er) 童早教的一個(ge) 突破點。

  “繪本的圖畫占比達到60%以上,並且圖畫藝術要求很高。”他說,繪本不僅(jin) 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其可讀性和互動性也可以讓小朋友多讀、愛讀,從(cong) 小就培養(yang) 一種閱讀習(xi) 慣。

  本著這樣的初衷,2014年,紮次等人開始著手改編、打造《和氣四瑞》繪本。這是一個(ge) 傳(chuan) 遞尊老愛幼、互敬互愛價(jia) 值觀的藏族傳(chuan) 統故事,改編後他們(men) 希望告訴孩子們(men) 分享的重要性。

  繪圖和文字的寫(xie) 作經曆了不少時間,等到正式出版已是2018年。“既尊重原作,又體(ti) 現創新,還要一點‘腦洞’。”他說。

  這一年,紮次獲得了獎學金,出國深造,專(zhuan) 業(ye) 是兒(er) 童早期教育。

  眼界寬了,認識也更深了。他認為(wei) ,西藏兒(er) 童教育起步晚、發展水平低,兒(er) 童讀物大多是故事書(shu) ,幼兒(er) 繪本很少;國內(nei) 繪本的多樣性非常好,既有引進國外的,也有本土創作的,更有民族題材的。

  於(yu) 是,建立兒(er) 童繪本館的前期準備逐步展開。“兒(er) 童睡前故事”公眾(zhong) 號是最開始的嚐試,取得了不錯的反響。隨後,“諾諾故事”“諾諾童書(shu) 館”等相繼誕生。

  如今已成立4年的“諾諾童書(shu) 館”實體(ti) 店裏,擺放著漢藏英三種語言版本的國內(nei) 外兒(er) 童繪本,很多家長和孩子一起津津有味地閱讀,場麵很溫馨。童書(shu) 館的借閱區共有1000多本繪本,中文繪本居多;銷售區有500多本繪本,其中包括藏文原創、英翻藏、漢翻藏等10多個(ge) 繪本。

  今年已是紮次從(cong) 事兒(er) 童早期教育的第四個(ge) 年頭。這期間,他還開辦了拉薩兒(er) 童早教中心,提供藝術、體(ti) 育、音樂(le) 方麵的課程。為(wei) 此,他通過政府出台的創業(ye) 優(you) 惠政策,獲得了300萬(wan) 元的低利率貸款。

  《好餓的毛毛蟲》是一本暢銷全球的繪本。為(wei) 了給西藏的孩子提供優(you) 質的藏文版本,紮次試著與(yu) 作者的工作室取得聯係。

  經過多次協商,最終合約順利簽訂,也讓藏文版成為(wei) 這本書(shu) 翻譯的第66種語言。

  童書(shu) 館空間VS世界之大

  如今,紮次的童書(shu) 館裏有引進自英法美日等國家的繪本,還有更多國內(nei) 原創繪本。他希望通過中文繪本,給孩子進行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熏陶。《安的種子》《公主怎麽(me) 挖鼻屎》《牛糞們(men) 的願望》等國內(nei) 優(you) 秀繪本受到了讀者的喜愛。

  “平時收到家長和孩子們(men) 的反饋是最讓我開心的一件事。”看著手機裏家長發來的孩子閱讀繪本的視頻,紮次滿臉笑意。

  為(wei) 了推廣繪本,他說自己從(cong) 一個(ge) 喜歡獨處的人變成了一個(ge) “演說家”“社交家”,隻要有機會(hui) 、有平台,都盡力去宣傳(chuan) 和普及,“還有線上的直播”。

  帶領著一個(ge) 由漢族、藏族大學生組成的近20人的團隊,紮次希望他的兒(er) 童早教創業(ye) 能夠持續發展,畢竟“還款的壓力還是挺大的”。當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甚至是大人,都能夠真正感受繪本帶來的快樂(le) ”。

  到現在,他坦言自己依然不喜歡讀書(shu) ,“我更喜歡聽書(shu) ”。但他依然希望在西藏培養(yang) 更多的孩子和父母的閱讀習(xi) 慣,“繪本的文字是寫(xie) 給父母看的,圖畫是給孩子看的”。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wei) 兒(er) 童教育對於(yu) 孩子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必須認真、嚴(yan) 謹。”紮次說。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