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珠穆朗瑪峰上的“中國梯”

發布時間: 2021-05-20 08:52:00 來源: 新華社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珠峰登山博物館中,有一副其貌不揚的梯子。它高近6米,金屬質地,其上掛有幾段登山繩索,正中還係著一條潔白的哈達。

  如果不是展櫃一側(ce) 的說明,或許沒有人能想到,這是一副曾被放置在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處的梯子。

  “在珠峰海拔8680米的‘第二台階’處,它架了整整33年。”1975年登頂珠峰的登山家桑珠對這副梯子記憶猶新,“當年把它架到山上時,我還背過它。”

  為(wei) 什麽(me) 要在珠峰上架梯子?這要從(cong) 珠峰北坡的攀登史說起。

  珠峰最傳(chuan) 統的兩(liang) 條攀登路線,分別為(wei) 自尼泊爾境內(nei) 出發的南坡路線和自中國境內(nei) 出發的北坡路線。自1921年開始,英國探險者曾8次從(cong) 北坡對珠峰發起挑戰,無一成功,導致十餘(yu) 人遇難。因此,北坡被英國人視為(wei) “死亡路線”。

  北坡路線最後衝(chong) 頂階段有一道高數米、幾乎垂直的岩壁,海拔8680米左右,極難尋找攀爬支撐點,這就是“第二台階”。

  1960年,中國人首次嚐試從(cong) 北坡攀登珠峰。到達“第二台階”時,隊員劉連滿讓隊友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踩著自己的肩膀通過,成功跨越“第二台階”並最終登頂。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登珠峰。為(wei) 解決(jue) “第二台階”這一攀登難題,當時的後勤主管羅誌升想到了架設金屬梯。他聯係到西安一家飛機製造廠,趕製出了這套組合金屬梯。梯子采用輕量鋁合金擠壓型材料,適合架設在冰裂縫、岩石陡坡等處。

  那一年,向頂峰的衝(chong) 擊前後進行了三次,前兩(liang) 次均因暴風和降雪無功而返。第三次時,時年23歲的桑珠被選入衝(chong) 頂突擊隊。他和其他幾名隊員背著金屬梯到達海拔8600多米處,但也由於(yu) 風雪過大下撤。

  5月25日,突擊隊再次到達海拔8000米以上的兩(liang) 個(ge) 營地。26日,山上刮起十級大風,隊員們(men) 被困在帳篷裏不能行動。下午,突擊隊長索南羅布帶領大平措、次仁多吉和貢嘎巴桑,與(yu) 狂風搏鬥了幾小時,終於(yu) 攀登到“第二台階”處,用岩石錐和繩子架設好了這段金屬梯。

  “那時氧氣不多,高空風又大,工作時很費力,喘氣困難,但大家很少吸氧,留著登頂用。”隊長索南羅布後來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

  5月27日9時30分左右,9名中國登山隊隊員借助金屬梯的幫助,成功越過“第二台階”。當天下午2時30分,9勇士成功登頂,成功測得珠峰高程為(wei) 8848.13米。

  此後,這副金屬梯便留在了“第二台階”,有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曾通過這一梯子登上地球之巔,國際登山界親(qin) 切地把它命名為(wei) “中國梯”。

  2007年,國內(nei) 外登山者在“中國梯”的右側(ce) 岩壁上搭建了一個(ge) 更高的金屬梯,使攀登更加便捷。2008年,中國的登山向導專(zhuan) 門攀至“第二台階”,將“中國梯”拆除,帶回珠峰登山博物館。

  “雖然老梯子不在山上了,但是每次踩在‘第二台階’的新梯子上,都會(hui) 感覺到精神的傳(chuan) 承。”25歲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次仁羅布說。去年,他和7名隊友一同登頂珠峰,為(wei) 珠峰新“身高”的測量提供了寶貴的峰頂測量數據。

  截至目前,累計已有超3000人次從(cong) 北坡登頂過珠峰。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