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為了祖國榮耀與人民幸福——體育事業發展中的西藏70年

發布時間: 2021-05-23 08:35:00 來源: 新華社

  今年,西藏迎來了和平解放70周年,新西藏的體(ti) 育事業(ye) 發展也已走過了70個(ge) 年頭。從(cong) 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到西藏運動員閃耀世界賽場,再到體(ti) 育事業(ye) 紅利惠及高原群眾(zhong) ,新西藏的體(ti) 育史,與(yu) 西藏在祖國大家庭中得解放、謀發展的軌跡深度契合、同頻共振。

  這是一部高原體(ti) 育人勇攀高峰的曆史,是一部西藏各族同胞以體(ti) 育為(wei) 紐帶書(shu) 寫(xie) 團結佳話的曆史,也是一部新西藏以體(ti) 育為(wei) 抓手、不斷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的曆史。

  在地球之巔書(shu) 寫(xie) 祖國榮耀

  1960年5月25日淩晨4時20分,是被載入中國體(ti) 育史冊(ce) 的時刻。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位勇士,將腳步踏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地球之巔,也是人類曆史上首次從(cong) 位於(yu) 中國一側(ce) 的北坡登頂珠峰。

  圖為(wei) 登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三名登山英雄。右起: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陳珺攝(新華社稿)

  這是一次充滿生死考驗的攀登,也是一次特殊的國家任務。當時,珠峰北坡一直被西方探險者視為(wei) “死亡路線”。1960年,蘇聯單方麵退出要聯合完成的原攀登計劃,中國決(jue) 定,自主攀登珠峰!

  但國外輿論普遍認為(wei) :“沒有外國人參加,中國人肯定上不去!”

  在嚴(yan) 重的經濟困難和嚴(yan) 峻的外交形勢下,一個(ge) 新生的共和國要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能行!


照片拍攝於(yu) 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隊員在海拔7150米的冰雪坡上行進。新華社發

  “我們(men) 知道,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men) 。”登頂勇士、藏族登山家貢布後來在接受采訪時說,“哪怕隻有一個(ge) 人,我們(men) 也要登上去!”

  對於(yu) 貢布和登山隊中的隊員來說,他們(men) 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將五星紅旗插上地球之巔。因為(wei) ,那麵旗幟代表了新生的希望,也是時代給予的召喚——那是幾年前的貢布,根本無法想象到的命運之變。

  貢布出生於(yu) 1933年的舊西藏,生下來就是屬於(yu) 貴族莊園的農(nong) 奴。在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下,占總人口95%的農(nong) 奴沒有生產(chan) 資料和人身自由。在家鄉(xiang) 聶拉木,貢布每天出勞役,還要提防莊園主的拳腳相加。他從(cong) 沒想過,自己日後會(hui) 登上那座聳立在家鄉(xiang) 不遠處的世界最高峰。

  2020年10月1日,87歲高齡的老登山家貢布在慶祝www.easyfundingllc.com登山隊成立60周年活動上致辭。新華社記者孫非攝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從(cong) 此,包括體(ti) 育在內(nei) 的各項事業(ye) 發展,在雪域高原進入了嶄新的曆史時期。

  1958年,國家體(ti) 委訪問團來到西藏,為(wei) 攀登珠峰招募隊員,30多名藏族青年男女入選。他們(men) 幾乎全部出身於(yu) 農(nong) 奴家庭,其中便包括已逃出莊園、光榮參軍(jun) 的貢布,也包括後來成為(wei) 首位從(cong) 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登山家潘多。

  “如果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沒有西藏的解放,我還隻是一個(ge) 農(nong) 奴。”回憶往事,貢布動情地說。

  在1960年的珠峰攀登中,除登頂的貢布外,藏族隊員中有9人攀至海拔8500米處,4人抵達海拔8100米處,7人到達海拔7790米處。他們(men) 後來成了中國高海拔登山的第一批主力軍(jun) 。1960年國慶節當日,西藏登山營,即後來的西藏登山隊成立。1964年,以西藏登山營為(wei) 主力的中國登山隊登頂希夏邦馬峰,是人類首次登頂該座山峰。

  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飲、潘多從(cong) 北坡登上珠峰峰頂。新華社發

  此後,西藏登山的光榮傳(chuan) 統代代傳(chuan) 承。1975年,九勇士再登珠峰,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高度數據;1988年,中日尼聯合登山隊實現珠峰南北雙跨;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在珠峰峰頂傳(chuan) 遞;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圓滿完成,測得珠峰8848.86米的最新“身高”……中國登山每一項國家榮譽的取得和國家任務的完成,都有西藏登山運動員的身影。

  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聖火珠峰傳(chuan) 遞登山隊隊員羅布占堆(左)點燃第一棒火炬手吉吉手中的“祥雲(yun) ”火炬。新華社發

  也正是在這個(ge) 過程中,西藏登山運動員與(yu) 全國各族登山人一道,鑄就了“不畏艱險,頑強拚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時至今日,它依舊是體(ti) 育能夠提供給國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之一,激勵不同時代的中華兒(er) 女披荊斬棘、銳意進取。

  以體(ti) 育紐帶凝聚民族團結

  今年79歲的藏族老人普巴,同樣常常回憶起70年前。他依舊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解放軍(jun) ,和在解放軍(jun) 營地看球賽的經曆。

  普巴的家位於(yu) 昌都市江達縣崗托村,緊鄰四川省德格縣。1950年10月,昌都戰役打響,崗托村是解放軍(jun) 進軍(jun) 西藏的橋頭堡,被譽為(wei) “西藏解放第一村”。

  那時,解放軍(jun) 在村裏駐紮了一年多。小普巴發現:“他們(men) 和之前的藏軍(jun) 不一樣,從(cong) 來不打罵人。”戰士們(men) 修路、通水、通電,還修了個(ge) 簡易籃球場,“我們(men) 小孩子經常去場邊看熱鬧,球賽結束,解放軍(jun) 還會(hui) 給我們(men) 分吃的。”普巴說。


1953年10月 進駐珞瑜地區(範圍大體(ti) 為(wei) 今墨脫縣)的解放軍(jun) 戰士組織的籃球隊合影。

  和當年的貢布一樣,彼時的普巴仍是一名沒有自由的農(nong) 奴。那些在球場邊和解放軍(jun) 在一起的日子,是他童年裏的第一抹亮色。

  昌都戰役的勝利為(wei) 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進軍(jun) 過程中,解放軍(jun) 在各地修建簡易體(ti) 育場地,製作器材,宣傳(chuan) 現代體(ti) 育知識。在藏族群眾(zhong) 開始認識解放軍(jun) 、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認識社會(hui) 主義(yi) 祖國之時,體(ti) 育成了拉近漢藏感情的紐帶,以及啟蒙現代文明的載體(ti) 。


圖為(wei) 普巴老人在屋頂懸掛國旗。新華社記者詹彥攝

  1952年初,西藏第一支藏族男子籃球隊,以及以愛國青年聯誼會(hui) 社教班藏族女青年為(wei) 主組成的女子籃球隊在拉薩成立;賽馬、射箭、摔跤等民族體(ti) 育活動在各地農(nong) 牧民間開展;中共西藏工委團委還先後組織藏族愛國青年的足球、籃球隊,赴內(nei) 地觀摩學習(xi) ,返藏後組織表演賽,促進了西藏與(yu) 內(nei) 地的交流。

  2020年9月,焦健(左一)在中國籃球協會(hui) E級教練員培訓班(西藏站)實踐課程上為(wei) 學員進行技術講解。新華社記者孫非攝

  70年來,這種交流從(cong) 未中斷。從(cong) 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hui) 開始,西藏代表團便從(cong) 未缺席,並持續組隊參加全國城市運動會(hui) 、民族運動會(hui) 和各單項錦標賽等。1998年,第一屆全國體(ti) 育援藏工作座談會(hui) 召開,到今年已召開了六屆。

  目前,西藏共有336名青少年運動員在對口援藏省區市訓練,還有109名內(nei) 地運動員注冊(ce) 在西藏訓練比賽。“十三五”期間,國家體(ti) 育總局向西藏轉移支付2.6億(yi) 元;吉林省和西藏簽訂冰雪項目後備人才培養(yang) 合作協議;江蘇省體(ti) 育局與(yu) 拉薩市體(ti) 育局簽訂“十三五”合作框架協議;2019年,天津援藏工作隊組織昌都市實驗小學學生與(yu) 中國女排隊員魏秋月、張萍遠程連線,將“女排精神”帶到西藏青少年身邊,鼓勵孩子們(men) 成為(wei) 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2019年西藏自治區高原耐力項目青少年冬令營暨業(ye) 餘(yu) 體(ti) 校對抗賽上,吉林省體(ti) 校教練來到活動現場林芝市考察冰雪項目苗子。新華社記者周錦帥攝

  而在高海拔山峰之上,各民族登山隊員共同麵對生死考驗,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感情。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中,漢藏登頂隊員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中,於(yu) 珠峰峰頂停留150分鍾,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紀錄。當時,大本營出於(yu) 安全考慮,要求隊伍盡快下撤,但所有隊員共同決(jue) 定:不拿到完整數據之前,絕不下撤。


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峰頂合影留念。新華社特約記者紮西次仁攝

  在直播畫麵裏,人們(men) 看到有的隊員脫下了羽絨手套,徒手操作儀(yi) 器,這在峰頂極有可能造成凍傷(shang) 。為(wei) 了不妨礙讀數,藏族隊員普布頓珠甚至沒有佩戴氧氣麵罩,在珠峰峰頂無氧工作。

  “150分鍾不是簡單一個(ge) 紀錄,在空氣稀薄地帶每多停留一分鍾,都增加一絲(si) 危險。”中國登協副主席王勇峰說,但為(wei) 了祖國的事業(ye) ,隊員們(men) 團結一心,共同進退,為(wei) 中華民族共同的體(ti) 育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腳。

  在世界舞台亮出中國名片

  70年來,西藏體(ti) 育事業(ye) 的發展讓許多西藏運動員走出了大山、牧場,也走向了廣闊的世界舞台。

  1982年,標槍選手普布次仁出征印度新德裏亞(ya) 運會(hui) ,獲得該項目第四名。這是西藏運動員第一次代表中國亮相國際賽場。

  1988年9月,第24屆奧運會(hui) 在韓國漢城(今首爾)舉(ju) 行,射箭運動員多吉秋雲(yun) 成為(wei) 第一位亮相奧運會(hui) 賽場的西藏運動員。

  2008年,在全球矚目的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式上,藏族女登山家潘多作為(wei) 八名中國退役體(ti) 育名將之一,托舉(ju) 著奧林匹克旗幟進入會(hui) 場。

  2008年8月8日,中國首位珠峰北坡登頂的女登山家潘多(左邊從(cong) 前數第二位)在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式上,手執奧林匹克會(hui) 旗入場。新華社發

  而在2011年9月16日,23歲的藏族姑娘西洛卓瑪在土耳其世界摔跤錦標賽上,勇奪女子自由式67公斤級金牌,成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首個(ge) 競技體(ti) 育世界冠軍(jun) 。

  2011年摔跤世錦賽女子自由式67公斤級比賽中,中國選手西洛卓瑪戰勝蒙古國選手班資日格其,奪得金牌。新華社記者馬研攝

  近年來,得益於(yu) 西藏運動員在耐力型項目上的崛起,國際體(ti) 育舞台上的西藏麵孔逐步增多。他們(men) 展示了www.easyfundingllc.com的積極形象,也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更深地埋進了更多藏族同胞的心中。

  “我們(men) 中國還沒有進過前八名,我希望能為(wei) 中國突破!”一年前,西藏馬拉鬆選手多布傑在備戰東(dong) 京奧運會(hui) 時曾這樣說。盡管奧運會(hui) 因疫情推遲後,他最終並未能獲得參賽資格,但西藏的中長跑運動員群體(ti) ,已在世界範圍內(nei) 引起關(guan) 注。


2018年第18屆亞(ya) 運會(hui) 田徑男子馬拉鬆賽中,中國選手多布傑獲得季軍(jun) 。新華社記者王麗(li) 莉攝

  得益於(yu) 2011年啟動的“田徑高原人才開發計劃”,來自西藏、青海、雲(yun) 南等高原省區的田徑選手獲得了更為(wei) 優(you) 質的訓練和比賽資源。2014年開始,多布傑和隊友每年都會(hui) 前往東(dong) 非高原訓練。

  “我們(men) 在非洲和世界頂尖的中長跑運動員一同訓練,外教和國外運動員記住了我們(men) 運動員的刻苦,也記住了www.easyfundingllc.com。”中國田徑隊教練格桑次仁說。

  而在2020年洛桑冬青奧會(hui) 上,藏族姑娘索朗曲珍在滑雪登山項目上拿到了個(ge) 人越野賽和短距離賽的兩(liang) 個(ge) 第四名,創造了中國選手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她就是那個(ge) 很快的中國女孩兒(er) !”在雪場上、登山火車裏,索朗曲珍成了在國外觀眾(zhong) 和選手間最有辨識度的運動員。


2020年洛桑青冬奧會(hui) 上,索朗曲珍在女子個(ge) 人短距離半決(jue) 賽中。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西藏運動員在各項國際國內(nei) 賽事中共獲獎牌231枚,其中包括國際比賽的2枚金牌、3枚銀牌和4枚銅牌。

  “我們(men) 的目標是,西藏選手早日站上奧運領獎台,為(wei) 國爭(zheng) 光。”西藏自治區體(ti) 育局局長尼瑪次仁說,“隨著西藏運動員不斷走向世界,將會(hui) 有更多國際友人認識西藏,也認識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所取得的成就。體(ti) 育是展示www.easyfundingllc.com的閃亮名片,也是打破偏見的有力聲音。”

  以五環之名促進人的發展

  如今,體(ti) 育事業(ye) 在雪域高原正迎來新的曆史機遇。抓住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和“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契機,豐(feng) 富高原體(ti) 育事業(ye) 的內(nei) 涵,使群眾(zhong) 更有獲得感;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麵小康,已成為(wei) 西藏體(ti) 育發展的方向。

  藏族小夥(huo) 兒(er) 次仁格旦家的第二家旅店今年即將開張。他的家在珠峰腳下的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巴鬆村,新旅店就開在村裏,可以遠眺珠峰。下一步,紮西宗鄉(xiang) 計劃將山地戶外產(chan) 業(ye) 與(yu) 旅遊深度結合,次仁格旦相信,家裏的生意會(hui) 越來越好。


次仁格旦的父親(qin) 在新蓋的旅館前監工。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現在,體(ti) 育產(chan) 業(ye) 的發展正在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賦能,為(wei) 實現人的發展權開創更廣闊空間。

  1999年,西藏登山學校(現為(wei) “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成立,開始為(wei) 西藏登山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該校學員多選拔自喜馬拉雅山區的藏族農(nong) 牧民家庭,迄今已培養(yang) 了高山向導、協作等職業(ye) 人才300餘(yu) 人,成了西藏高海拔登山產(chan) 業(ye) 的中堅力量。

  2019年5月24日,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的向導們(men) 在珠峰頂上慶祝學校成立20周年。新華社發(紮西次仁攝)

  目前,圍繞山峰進行攀岩、徒步、露營、定向、漂流、航空、滑雪、山地馬拉鬆、自行車等多種項目的開發,兼顧環境和社會(hui) 效益,並培養(yang) 山地戶外運動人才的思路,正在從(cong) 珠峰等高海拔山峰擴展到西藏其他地區;“大力發展高原特色體(ti) 育事業(ye) ,加快建設西藏山地戶外運動學院”,已被寫(xie) 入《西藏“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2019年5月24日,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的向導們(men) 在攀登珠峰。新華社發(次仁紮西攝)

  體(ti) 育科研的開展正在為(wei) 高原科學訓練、健身保駕護航。2018年,首屆低氧與(yu) 健康科學大會(hui) 在林芝市魯朗國際旅遊小鎮舉(ju) 行。2020年,中國攀岩聯賽(西藏林芝)女子速度賽中產(chan) 生超世界紀錄成績,再次凸顯低氧與(yu) 運動健康研究的重要性。目前,西藏相關(guan) 科研機構正以全國第五次國民體(ti) 質監測為(wei) 契機,對高原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及其適宜的時長、方式等展開調研。

  群眾(zhong) 體(ti) 育的發展不斷夯實體(ti) 育強國的基礎。“十三五”期間,西藏實施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健身步道、鄉(xiang) 鎮多功能運動場、籠式足球場等群眾(zhong) 體(ti) 育設施建設工程700多個(ge) 。截至目前,西藏共有體(ti) 育場地超8100個(ge) ,比“十二五”末的數據增長超120%,體(ti) 育場地麵積近527萬(wan) 平方米,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1.6平方米。目前,西藏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的人數達99.7萬(wan) ,占自治區總人口的近三成。

  2021年初,一塊11人製標準足球場在全國最後一個(ge) 通公路的縣——墨脫縣建成,這也是墨脫第一塊11人製標準足球場。俯瞰之下,它像一塊亮麗(li) 的寶石,鑲嵌在雅魯藏布江峽穀陡峭的山體(ti) 之中。球場建成後,墨脫縣一年一度的足球比賽在這裏打響。在墨脫足球人的心裏,那些不敢開大腳、否則球就會(hui) 掉到山崖下麵,那些翻山越嶺幾小時才能來到縣城踢一場球的日子,都成為(wei) 了曆史。


墨脫縣新建的11人製足球場位於(yu) 雅魯藏布江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孫非攝

  再普通不過的足球比賽,也可以是觀察社會(hui) 變遷的一麵棱鏡。時光倒回到20世紀40年代,那時的人們(men) 想要在西藏踢一場球,竟是種奢望。原來,足球在傳(chuan) 入西藏之後風靡全社會(hui) ,但部分舊西藏的貴族勢力卻認為(wei) ,青年人,尤其是青年貴族參加足球比賽,需要把代表貴族身份的服裝、頭飾等脫去,和下等人同場競技,這有違當時的社會(hui) 等級觀念。於(yu) 是,足球便遭到了禁止。

  如今,雪域高原早已換了人間。無論民族、地域、社會(hui) 階層,所有人都可以共享體(ti) 育帶來的健康、快樂(le) ,還有尊嚴(yan) 。


藏族姑娘多吉卓瑪在當雄縣龍仁鄉(xiang) 小學參加學校的足球興(xing) 趣課。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