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hui) 製度實現曆史性跨越,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覆蓋城鄉(xiang) 居民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基本建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1.1歲,自治區有條件的1079個(ge) “無樹村”和10.5萬(wan) “無樹戶”全部消除……和平解放以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取得全方位進步。
國務院新聞辦22日舉(ju) 行發布會(hui) 介紹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自治區主席齊紮拉講述了西藏人民在黨(dang) 的領導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的動人故事。
5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請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西藏自治區主席齊紮拉介紹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如期完成脫貧這件大事
由於(yu) 客觀條件,西藏曾是貧困麵、貧困發生率都比較高的地區。在西藏,脫貧是一件大事。
吳英傑說,為(wei) 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西藏把資金和項目向貧困人口傾(qing) 斜,同時,把援藏資金的80%到90%都向脫貧攻堅傾(qing) 斜,做好產(chan) 業(ye) 支撐、政策激勵、就業(ye) 優(you) 先、援藏扶助、社保兜底。
“自治區的62.8萬(wan) 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74個(ge) 縣全部摘帽。”吳英傑介紹,去年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4598元,比上年增長了12.7%。
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後,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齊紮拉介紹,“十四五”時期,西藏將側(ce) 重在生態文明建設、民生領域、社會(hui) 治理、邊境地區建設方麵加強投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守護好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這裏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意義(yi) 重大。
吳英傑介紹,在西藏,生態保護紅線麵積達到了60.8萬(wan) 平方公裏,全自治區一半的區域都列入了最嚴(yan) 格的保護範圍。2016年以來,自治區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70萬(wan) 個(ge) 生態崗位,過去的砍樹人變成了現在的造林人。
生態保護離不開製度建設。據介紹,西藏已頒布實施《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等60多部法規規章,今年1月,自治區人代會(hui) 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這是西藏首部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性法規。
如今,西藏有條件的1079個(ge) “無樹村”和10.5萬(wan) “無樹戶”全部消除,重點江河湖泊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以上標準,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率達到99.4%。“西藏成為(wei) 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吳英傑說。
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不斷提升
“最好的房子是在學校,最好的體(ti) 育活動場所必定是在學校,學曆最高的人也是在學校。”在談及西藏的教育時,齊紮拉自豪地說。
據介紹,西藏已建立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的現代教育體(ti) 係。
西藏的現代文化事業(ye) 也全麵發展。縣區有綜合文化中心,鄉(xiang) 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超過99%,群眾(zhong) 文化生活得到豐(feng) 富。
在醫療方麵,通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鄉(xiang) 鄉(xiang) 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包蟲病、大骨節病、先天性心髒病等地方性疾病在西藏得到曆史性消除和防治。
“70年來,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了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厚愛,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無比溫暖,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的深情厚誼。”在發布會(hui) 上,吳英傑動情地說,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