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指出,西藏生態安全屏障日益堅實,成為(wei) 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西藏生態專(zhuan) 家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近年中國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投入及保護力度空前。
白皮書(shu) 顯示,2012年以來,官方出台了一係列生態建設意見與(yu) 條例,不斷完善監測監察考核體(ti) 係。截至2020年,西藏累計投入生態環境領域的資金達814億(yi) 元人民幣。
西藏生態學專(zhuan) 家、西藏大學生態學教授拉瓊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實力不斷提高,中國對青藏高原環境的投入及保護力度是空前的。
他指出,西藏執行嚴(yan) 格的環保準入機製,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生態環境評估及保護措施的實施,其團隊也參加了像拉林高等級公路建設的生態評估和複核等工作。
中國華能林芝水電工程籌建處向記者介紹,由該處負責現場建設管理的林芝派鎮至墨脫縣解放大橋的派墨公路項目總投資約20.15億(yi) 元。為(wei) 保護環境,他們(men) 不惜投入重金,花費2500餘(yu) 萬(wan) 元在公路沿線路基、路肩等地栽種植被,對200餘(yu) 株古樹進行掛牌保護。派墨公路建設中環保(含水環境保護)總投入高達1.1億(yi) 元,遠超設計投入的7539萬(wan) 元。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達娃對記者表示,如今全區數以萬(wan) 計的農(nong) 牧民從(cong) 事護林、野生動物巡護等工作,西藏盜獵現象基本絕跡。自己的團隊在野外調查經常可見當地藏族農(nong) 牧民和藏羚羊、藏原羚及其它野生動物融洽相處。
22日恰逢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白皮書(shu) 顯示,西藏加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黑頸鶴由不到3000隻上升到8000多隻,藏羚羊約30萬(wan) 隻。在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發現白頰獼猴等新物種5個(ge) ,東(dong) 歌林鶯等中國新紀錄物種5個(ge) 。第二次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巨柏穩步增加並得到有效保護。發現桫欏、喜馬拉雅紅豆杉等21個(ge) 物種的新分布點。
達娃說,其團隊每年在野外科考近140天,為(wei) 研究和保護西藏的生物多樣性提供詳盡資料。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ti) 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熱點地區。自己見證和參與(yu) 了西藏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的不斷完善。
白皮書(shu) 指出,目前,西藏生態係統整體(ti) 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態環境權益不斷提升。達娃表示,自己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十分認同。
白皮書(shu) 還提出,西藏將建設成為(wei) 國家清潔能源接續基地。截至2020年,清潔能源已達到發電裝機容量的89.09%。2015年至2020年底,累計外送清潔電力65億(yi) 千瓦時。中國國家電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發展部規劃處處長益西措姆介紹,西藏過去5年間的外送清潔電力,相當於(yu) 節約標煤約21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38萬(wan) 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