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數說寶“藏”·70年巨變丨160億元!西藏投入巨額資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26 08:28:00來源: 新華社

  已經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的西藏,準備在2021年整合160億(yi) 元資金,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確保返貧致貧人口動態清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2019年底,西藏自治區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曆史性消除了千百年來困擾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絕對貧困,目前已脫貧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wan) 元。

  自脫貧攻堅戰在雪域高原打響以來,西藏自治區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累計整合財政涉農(nong) 資金753億(yi) 元用於(yu) 脫貧攻堅;累計投入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466億(yi) 元、實施項目3037個(ge) ;建成集中安置點964個(ge) ,26.6萬(wan) 搬遷群眾(zhong) 全部入住;連續五年召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hui) 議,累計簽約項目247個(ge) ……


拉薩曲水縣三有村全貌(2016年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下一步,西藏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坐落在雅魯藏布江畔的色果拉村掩映在一片綠樹之中,漫步村莊,寬敞筆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幹淨整齊的藏式新居沿村道鑲嵌其中,目及之處皆煥發著生機。

  然而,將時光倒回至10年前,這個(ge) 如今村居環境優(you) 美的模範村卻是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xiang) 的後進村——“環境差、鬆散弱、百姓窮”。

  窮則變,變則通。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色果拉村利用良好區位優(you) 勢以及自然稟賦,在扶貧政策的支持下、駐村幹部的幫扶下,發展起了種植養(yang) 殖業(ye) 。近年來,通過發展藏雞、綿羊、生豬養(yang) 殖,核桃、蘋果種植等集體(ti) 經濟,百姓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村裏的貧困戶也搭上了發展快車,順利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色果拉村產(chan) 業(ye) 固定資產(chan) 達850萬(wan) 元,人均年收入達2.6萬(wan) 元。


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xiang) 色果拉村(2017年8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52歲的布其加患有先天性殘疾,行動不便,加之家中缺勞力,一家5口人擠在50多平方米的陋室裏生活,2014年被認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裏,應該就數我們(men) 家最窮了,那時根本不敢想以後日子會(hui) 過成什麽(me) 樣。”布其加說。

  針對布其加的特殊情況,村黨(dang) 支部組織黨(dang) 員開展結對幫扶,涉及地裏的耕種收等工作全由黨(dang) 員義(yi) 務承擔。2018年,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布其加在舊屋旁建起了新居,藏式家具、各類家電一應俱全,而配套的庭院路麵硬化、門前綠化等也全部由村裏的黨(dang) 員幫助完成。

  在係列扶持政策推動下,布其加家實現脫貧奔小康。2020年,通過綿羊、生豬養(yang) 殖,布其加獲得分紅3.5萬(wan) 元;39畝(mu) 土地流轉獲租金3萬(wan) 多元;他在工地開拖拉機收入1.2萬(wan) 多元。坐在敞亮的房子裏,布其加告訴記者,他最要感謝的就是黨(dang) ,是黨(dang) 在最困難的時候拉了他一把,讓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從(cong) 擺脫貧困到穩定增收,布其加家發生的巨大變化,是雪域高原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邁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眾(zhong) 多農(nong) 牧民脫了貧,有了固定收入來源,越來越多的家庭在小康路上不斷邁步向前。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托桑林村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格桑展示自己編織的藏族傳(chuan) 統衣物裝飾邦典(2020年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的西藏,將繼續在防止返貧、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下功夫。據了解,西藏將推動“三農(nong) ”工作重心曆史性轉移,認真落實74個(ge) 縣區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政策,提升脫貧地區整體(ti) 發展水平,推進脫貧地區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文字記者:王澤昊

  海報拍攝:詹彥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