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條件多麽(me) 艱苦、環境多麽(me) 惡劣,堅韌不拔、堅強不屈,就能讓堅守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西藏自治區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xiang) ,平均海拔高達5373米。不久前,筆者前往普瑪江塘,在當地采訪調研。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格桑確拉說:“普瑪江塘海拔高、條件苦,但守護國土的呼喚,總能召集無懼困難的人。”看著眼前的同誌,感佩溢滿胸間。
來到這裏,能深切感受到真摯的愛國情懷。前段時間,就在普瑪江塘所屬的浪卡子縣,浪卡子中學迎來了一位堅守普瑪江塘的邊境派出所民警索朗達傑,他向師生們(men) 講述了愛國戰士守衛邊疆的英勇事跡。同樣的故事,不同人講述會(hui) 形成不同的力量。5年來護衛國門,索朗達傑紮根高海拔地區,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們(men) 展示了堅守的力量。
從(cong) 格桑確拉、索朗達傑身上,我們(men) 看到基層幹部的好作風,也能看到他們(men) 的堅韌品格。青藏高原地區大多地廣人稀、環境惡劣,一些看似平常的問題,若考慮到高聳的海拔、複雜的地形等因素,就會(hui) 變得十分艱難,這給當地幹部帶來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挑戰”。倘若沒有堅韌品格、樂(le) 觀精神、積極心態,很難就地紮根,更談不上長期工作。格桑確拉在普瑪江塘堅守多年,度過了5個(ge) 春節,可說是奮戰在高原地區黨(dang) 員幹部的一個(ge) 典型代表。
有太多像當地值守幹部一樣的工作者,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戰勝了常人難以戰勝的艱險,以愈挫愈勇的精神挺立在高原。在曾為(wei) “三人鄉(xiang) ”的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時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與(yu) 她們(men) 的父親(qin) 數十年如一日,克服交通不便、物資匱乏等困難,為(wei) 祖國守邊護邊。2017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她們(men) 回信並勉勵道:“帶動更多牧民群眾(zhong)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羌塘草原,扶貧幹部毫不畏難,盡心竭力幫助當地群眾(zhong) 治好病、拔窮根,如今,當地已經全部脫貧。事實證明,無論條件多麽(me) 艱苦、環境多麽(me) 惡劣,堅韌不拔、堅強不屈,就能讓堅守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堅守,離不開堅定的信念。在高原地區走訪時常能遇到一些幹部,他們(men) 無論麵對多難工作,都會(hui) 樂(le) 嗬嗬地說“這是我分內(nei) 事”,因為(wei) 他們(men) 堅信,人有多大力量就能成就多大事業(ye) 。曾經偏遠落後的普瑪江塘鄉(xiang) ,在當地幹部群眾(zhong) 共同努力下,居民年均收入已超過1.7萬(wan) 元,不少家庭購買(mai) 了小汽車。當地幹部群眾(zhong) 深信,幸福不會(hui) 從(cong) 天降,美好生活要靠雙手創造。堅定的信念,激發出強大的前進動力,鼓舞著人們(men) 拚搏進取。
堅守,需要一股韌勁。在普瑪江塘的兩(liang) 日,格桑確拉一直忙碌——基層事務繁多,總是需要有人處理。問及感受,他對筆者說:“習(xi) 慣了!”淡淡的回應,令人印象深刻。在基層一線,“習(xi) 慣了”的堅守,“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堅韌,“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的堅定……在廣袤大地上匯聚成強大正能量,讓群眾(zhong) 的生活越來越亮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