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乃東區索珠鄉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紀實:打出鄉村振興組合拳

發布時間: 2021-05-30 09:5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近年來,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美麗(li) 、活力、和諧鄉(xiang) 村的美好夢想正在山南市乃東(dong) 區變為(wei) 生動的現實。

  沿著山裏曲折的小徑一路驅車,山上叢(cong) 林鬱鬱蔥蔥,風景秀美;山下的索珠鄉(xiang) ,一棟棟民居錯落有致,綠林相伴,沒有車馬的喧囂,顯得那樣靜謐舒適……站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曆史新起點上,乃東(dong) 區索珠鄉(xiang) 日趨呈現出了產(chan) 業(ye) 升級、鄉(xiang) 村美麗(li) 、農(nong) 民富足的發展新格局。

  把牢人才振興(xing) 抓手 增強發展動力源

  村景因人而變,鄉(xiang) 村因人而興(xing) 。要繪就好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畫卷,根在鄉(xiang) 土。麵對致富能手、技術骨幹、管理人才短缺、綜合素質不高等難題,索珠鄉(xiang) 出硬招、實招、高招、新招盤活用好本土人才,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引擎”。

  拓寬育才渠道,盤活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源頭。近年來,索珠鄉(xiang) 打好“鄉(xiang) 情牌”,大力宣傳(chuan) 支持鄉(xiang) 土人才創新創業(ye) 的好政策,把外出的鄉(xiang) 村能人引回來,將政策落到實處,讓他們(men) 回到家鄉(xiang) 、留在家鄉(xiang) 。

  “鄉(xiang) 裏注重加大優(you) 秀青年農(nong) 民、返鄉(xiang) 大學生、退伍軍(jun) 人等人群的創業(ye) 意識的培養(yang) 力度,引導和激勵他們(men) 投入到本地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好鄉(xiang) 土能人的作用。”索珠鄉(xiang) 鄉(xiang) 長羅布桑珠笑著說。

  打造育才平台,厚植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沃土。索珠鄉(xiang) 通過與(yu) 西藏自治區農(nong) 科院、藏醫院等科研單位有效對接,采取舉(ju) 辦現場培訓、專(zhuan) 題講座、參觀學習(xi) 、實踐鍛煉等方式,結合鄉(xiang) 域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針對產(chan) 業(ye) 特點需求自主培養(yang) 林芝菌種培育、林芝孢子粉收集、藥材種植、藏香豬繁育、藏香豬疾病預防等專(zhuan) 業(ye) 性人才。

  從(cong) 去年到現在,索珠鄉(xiang) 一共開展了5次藏藥材種植和藏香豬養(yang) 殖培訓,參與(yu) 人數達到了500人次,切實提升了產(chan) 業(ye) 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能、管理才能,強化了產(chan) 業(ye) 發展人才保障。“以後我們(men) 會(hui) 繼續請農(nong) 科院的老師來給大家進行專(zhuan) 業(ye) 技術培訓。已經掌握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鄉(xiang) 裏的幹部也會(hui) 帶著大家一起參與(yu) ,讓他們(men) 多一個(ge) 增收手段,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盡一份力。”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徐國茂說。

  特色產(chan) 業(ye) 興(xing) 起來 群眾(zhong) 的日子富起來

  以前,索珠鄉(xiang) 的村民隻依賴種田和外出務工為(wei) 生,縱然山裏資源豐(feng) 富,可缺乏技術、專(zhuan) 業(ye) 人才和統一的協調組織,沒有特色產(chan) 業(ye) ……一重又一重的大山擋住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但村民們(men) 硬是從(cong) 土地裏刨出生機,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開辟了一條發家致富路。

  2018年,依托著獨特的氣候條件,索珠鄉(xiang) 下轄的4個(ge) 村民委員會(hui) 作為(wei) 股東(dong) 各出資2萬(wan) 元,共同入股注冊(ce) 成立了西藏六芽農(nong) 牧業(ye) 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主要從(cong) 事藏香豬養(yang) 殖、藏藥材種植、加工酥油和菜籽油以及農(nong) 畜產(chan) 品開發銷售等業(ye) 務。

  公司目前建設有藏藥材種植基地4個(ge) ,種植麵積達到500畝(mu) 。2020年公司大力發展藏藥材種植、犛牛育肥銷售及飼草基地建設等工作,為(wei) 每個(ge) 村集體(ti) 分紅10萬(wan) 元以上。公司現有犛牛2181頭,目前出欄250至300頭。

  在藏藥材種植基地,一些規劃平整的土地上已經長出了大黃、草紅花等不少藥材。在遠處,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走進羊肚菌大棚內(nei) ,羊肚菌破土而出,菌腿潔白,菌蓋褐黃,形似傘(san) 蓋,一叢(cong) 叢(cong) 、一簇簇,長勢喜人。

  “最初,村民沒有技術也沒有種植經驗,怎麽(me) 也種不出來。”種植基地經過很多次試驗,又專(zhuan) 門從(cong) 內(nei) 地請了專(zhuan) 家教授種植和管理技術,最終於(yu) 今年1月份種植成功。

1.3.jpg
藏藥材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正在采收羊肚菌。記者 唐斌 攝

  “我們(men) 基地在2月份采收了一次羊肚菌,收入有46萬(wan) 元。每年兩(liang) 季產(chan) 量預計畝(mu) 產(chan) 達1600斤左右,產(chan) 值接近70萬(wan) 元,產(chan) 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羅布桑珠說,通過訂單式銷售,種植的羊肚菌不愁銷,小小的羊肚菌撐起了群眾(zhong) 增收的“致富傘(san) ”。

  徐國茂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我們(men) 還發動群眾(zhong) 自主種植藏藥材,公司進行回購,讓更多群眾(zhong) 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中受益。”基地在不斷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據了解,目前有固定工作人員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人,人均月工資3500元。

1.2.jpg
圖為(wei) 大棚裏的白肉靈芝。記者 朱楠 攝

  “種植、除草、菌包培育……我空閑的時候都會(hui) 來基地幹活,不僅(jin) 離家近,還能照顧孩子上學,每天能掙100元,可以補貼家用。”索珠村村民格桑央宗說。

  此外,藏香豬也是當地要重點發展的產(chan) 業(ye) 之一。遠離市區,交通便利,植被又多,正適合養(yang) 殖藏香豬。“藏香豬吃的都是小麥、玉米、苜蓿草等天然飼料,而且經常在山上放養(yang) ,所以藏香豬的肉質特別好,營養(yang) 也為(wei) 更豐(feng) 富,特別受消費者歡迎。”

1.1.jpg
圖為(wei) 藏香豬。記者 朱楠 攝

  “以前我在工地開挖掘機,每年隻有五六個(ge) 月時間幹活,沒活的時候隻能呆在家裏;現在了解了鄉(xiang) 裏的好政策,回來自己養(yang) 了30頭藏香豬。公司給我免費提供豬苗、飼料和技術,養(yang) 到出欄的時候,再以25元一斤的價(jia) 格回購回去。除了養(yang) 殖,空閑的時候我還可以去藏藥材種植基地做零工,又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 索珠鄉(xiang) 恰當村村民羅布次仁笑道。

  創新“黨(dang) 建+”機製 激發鄉(xiang) 村發展新活力

  近年來,索珠鄉(xiang) 主動探索出“黨(dang) 建+”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模式,用基層黨(dang) 建打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神經末梢,引領農(nong) 民致富。

  基層組織建設,既是引領,又是保障。據悉,索珠鄉(xiang) 建立了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黨(dang) 支部,設立藏藥材種植、高山畜牧養(yang) 殖、鄉(xiang) 村生態旅遊等黨(dang) 小組,積極與(yu) 自治區農(nong) 科院加強聯係,采取“公司十科研單位十基地+合作社十貧困戶”的模式,加強黨(dang) 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領導,增強產(chan) 業(ye) 凝聚力。

  針對藥材種植、養(yang) 殖、鄉(xiang) 村旅遊三大產(chan) 業(ye) ,索珠鄉(xiang) 培養(yang) 了三支由村第一支書(shu) 、鄉(xiang) 村專(zhuan) 幹、致富帶頭人、黨(dang) 員群眾(zhong) 等38人組成的新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管理人才隊伍,其中黨(dang) 員占68.4%。“我們(men) 村兩(liang) 委班子和黨(dang) 員幹部先去學種植、養(yang) 殖技術,掌握了之後再教給群眾(zhong) 。以前大家沒那麽(me) 積極,現在產(chan) 業(ye) 發展讓大家嚐到甜頭了,他們(men) 都很樂(le) 意學。”

  索珠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轉移就業(ye) 外出務工增收工作,成立了以鄉(xiang) 長為(wei) 組長的轉移就業(ye) 外出務工增收領導小組。徐國茂說:“鄉(xiang) 幹部職工、村支兩(liang) 委會(hui) 去定期給有閑置富餘(yu) 勞動力的家庭宣講就業(ye) 政策。”截至目前,該鄉(xiang) 引導群眾(zhong) 轉移就業(ye) 外出務工達568人次,累計創收361.47萬(wan) 元。

  此外,依靠區人社局提供技能培訓平台,索珠鄉(xiang) 黨(dang) 支部組織4個(ge) 行政村共102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25名貧困戶)開展了為(wei) 期30天的烹飪廚師培訓,通過培訓12人實現就業(ye) ,進一步提高了群眾(zhong) 就業(ye) 競爭(zheng) 力,拓寬了群眾(zhong) 就業(ye) 途徑,實現了群眾(zhong) 穩定增收。

  索珠鄉(xiang) “黨(dang) 建+”工程實施以來,該鄉(xiang) 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有了明顯改善,一批為(wei) 民實事工程項目在幹群之間架起了“連心橋”,帶動群眾(zhong) 增收18.3萬(wan) 元,村集體(ti) 經濟增收26萬(wan) 元。如今,各類藏藥材、食用菌種植以及犛牛、藏香豬養(yang) 殖等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索珠鄉(xiang) 的特色產(chan) 業(ye) 和主要經濟來源,這是各級基層黨(dang) 組織帶領廣大村民,努力發展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民致富的一個(ge) 縮影。(記者 朱楠 胡榮國 楊小娟 紮巴旺青 段敏 唐斌)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