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玉麥鄉曲玉道班:養護邊境公路 確保昔日“孤島”暢通

發布時間:2021-06-01 08: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西藏玉麥鄉(xiang) 曲玉道班:養(yang) 護邊境公路確保昔日“孤島”暢通
圖為(wei) 5月28日,曲玉道班班長格桑巴珠清理積雪。日當養(yang) 護段供圖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位於(yu) 中印邊境,這裏的曲玉公路是玉麥鄉(xiang) 通往外界的通道。由於(yu)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泥石流、塌方、雪崩等災害多發,威脅公路的暢通與(yu) 安全。曲玉道班的8位工人用汗水養(yang) 護著這條邊境公路。

  曾經,玉麥鄉(xiang) 交通極為(wei) 不便。2001年公路修通之前,玉麥鄉(xiang) 人外出需穿越原始森林,翻越日拉雪山,再走過陡峭的山穀。2017年,玉麥鄉(xiang) 通往曲鬆村的曲玉公路全線貫通,但隻能在夏季勉強通行,其餘(yu) 時間都被大雪封山成為(wei) “孤島”。2017年至2019年,曲玉公路改造為(wei) 雙車道三級公路(柏油路)。2020年11月,山南國省公路接管組日當養(yang) 護段曲玉道班接養(yang) 曲鬆村通往玉麥鄉(xiang) 的曲玉公路30多公裏加延伸線共50多公裏,承擔著養(yang) 護與(yu) 應急保通任務。

  “一天有四季、十裏不同天”是對這段公路的真實寫(xie) 照。玉麥鄉(xiang) 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為(wei) 大雪封山時期,地質災害與(yu) 氣象災害頻繁。為(wei) 確保道路暢通,道班班長格桑巴珠和隊友們(men) 幾乎全天都在巡查的路上。

  “每年的雨季,泥石流、塌方、落石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往往是剛清理了一處,另外的地方又出現了。”麵對這樣的環境與(yu) 氣候,格桑巴珠和隊友們(men) 從(cong) 早上8點至晚上8點都在檢查路況,中間隻有1個(ge) 小時用來吃飯。而到了冬天,降雪頻繁且量大,他和隊友幾乎每天都在路上清雪打冰。

  工作不易,生活條件同樣艱苦。曲玉道班位於(yu) 曲鬆村半山腰,由於(yu) 工區房正在建設,工人們(men) 目前辦公住宿都在十幾間簡陋的老道班工房裏。這裏距離隆子縣城遙遠,要翻越好幾座大山,買(mai) 菜也很困難,每次從(cong) 段裏帶回的菜工人們(men) 要吃十多天,難得吃上一回新鮮菜。


圖為(wei) 5月28日,曲玉道班組織民工清理道路。日當養(yang) 護段供圖

  雖然條件艱苦,但大家習(xi) 慣了以苦為(wei) 樂(le) 。每次道路被及時搶通,受困車輛和人員得到救助,是大家最高興(xing) 的時刻。

  2021年4月26日,受持續降雪降溫天氣影響,省道205線隆子縣紮日鄉(xiang) 曲桑村至玉麥鄉(xiang) 境內(nei) K6+580—K20+450段積雪結冰,平均積雪厚度達0.5米,積雪路段長達13870米、寬6.3米、道路一度阻斷,造成多車輛及人員受阻。

  險情發生後,山南國省公路接管組日當養(yang) 護段搶險保通組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出動該路段保通班曲玉道班保通人員及機械設備,奮力開展除雪保通工作,成功救助受阻車輛及人員,並護送至安全地段。經數小時持續奮戰,阻斷路段於(yu) 次日12時恢複通行。

  到達安全地段後,被救助人員紛紛為(wei) 保通人員點讚、獻哈達,用微信、抖音等記錄化險為(wei) 夷的時刻。他們(men) 紛紛表示:“冰天雪地中一抹抹橘紅色的公路人,為(wei) 滯留的車輛、群眾(zhong) 義(yi) 無反顧伸出救援之手,溫暖了自己回家的路。”

  據統計,此次保通工作中4位工作人員共清理積雪4.4萬(wan) 立方米,救助滯留人員112名、車輛17台(輛)。

  養(yang) 路為(wei) 業(ye) ,道班為(wei) 家,以苦為(wei) 榮,苦中有樂(le) 。這是曲玉道班工人的真實寫(xie) 照。盡管他們(men) 收入不高,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但卻把自己像釘子一樣釘在最需要崗位上,愛崗敬業(ye) 、無私奉獻、甘當“鋪路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