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翻身農奴邊瓊的人生新坐標

發布時間: 2021-06-06 09:46:00 來源: 新華網

  西藏自治區仲巴縣,平均海拔5000多米,進入6月,高原依舊寒風蕭蕭。

  以曠野為(wei) 教室,以親(qin) 曆為(wei) 教材。在西藏紮東(dong) 特委舊址前,71歲的老黨(dang) 員邊瓊坐在寒風裏,滔滔講述著黨(dang) 史國史和西藏解放史,也沉浸在自己的翻身經曆和奮鬥經曆中……“牧區的條件簡陋,宣講常常是席地而坐。”他說。

  進機關(guan) 、走村鎮、入學校,以這種方式進行宣講,邊瓊老人已堅持了7年多。

  “我是1973年入黨(dang) 的老黨(dang) 員,新時代要當好黨(dang) 的政策的宣講員。”邊瓊說。


在西藏仲巴縣,邊瓊整理自己的榮譽證書(shu) (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2014年,邊瓊踴躍報名,成為(wei) “老仲巴宣講團”的一名宣講員,在全縣開展黨(dang) 史等教育宣講活動。如今,他在宣講中已走遍仲巴縣13個(ge) 鄉(xiang) 鎮58個(ge) 行政村。

  一個(ge) 手提包、一輛摩托車、一個(ge) 裝滿榮譽證書(shu) 的鐵箱子,就是他的全部工具。“宣講的主要內(nei) 容還是在這裏。”他用手指了下自己的腦袋,還提起了一段辛酸家史。

  “是黨(dang) 給了我新生!”邊瓊說。

  邊瓊從(cong) 出生就背著農(nong) 奴的身份,直到9歲時這一噩夢才結束。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裏,他們(men) 全家過著衣不蔽體(ti) 、食不果腹的生活,幹活稍有懈怠就會(hui) 遭到領主的鞭打……

  兒(er) 時的記憶讓邊瓊終生難忘。現在每次宣講時,他都會(hui) 講述這段真實遭遇。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邊瓊一家分到了牛羊等生產(chan) 資料,日子逐漸好轉起來。重獲新生的邊瓊,後來報名參軍(jun) ,並於(yu) 1973年在所屬連隊入黨(dang) ,在邊境前沿保家衛國。

  10年軍(jun) 旅生涯裏,邊瓊還跟著戰友認識了漢字、學會(hui) 了漢語,之後退伍轉業(ye) 到了銀行,勤勤懇懇工作至退休。

  如今雖然已退休近20年,但邊瓊閑不下來,經常購買(mai) 黨(dang) 史教材和其他書(shu) 籍,並把內(nei) 容講給老百姓聽。近來,他又及時學習(xi) 疫情防控知識,騎著摩托車入戶講解。

  “別看我70多歲了,組織需要我到哪裏,我就到哪裏,一切聽黨(dang) 指揮。”他指著胸前的黨(dang) 徽說,“我是一名黨(dang) 員,宣誓要一心一意為(wei) 人民服務。”

  “部隊生活讓我認識到守土固邊的重要性。”邊瓊說,後來當地村民自發組建了摩托車聯防隊,退休後的他以隊長的身份帶領村民到邊境一線巡邏,每年巡邊40多次。

  一趟巡邏下來就是150多公裏。10多年裏,邊瓊巡邊行程超過10萬(wan) 公裏,先後騎壞了6輛自家的摩托車。“當時巡邏路況也不好,飛沙走石的,我們(men) 就隨身帶些糌粑、方便麵,沿途取冰雪煮水喝。遇到大雪封山,就和隊員們(men) 抱團取暖,堅持熬過去。”他回憶道。

  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dang) 。

  作為(wei) 一個(ge) 高海拔牧業(ye) 縣,仲巴有著豐(feng) 富的草場資源,當地老百姓世代以放牧為(wei) 生,隨水草而居。

  民主改革後,村民為(wei) 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不斷擴大牲畜養(yang) 殖規模,當地生態一度麵臨(lin) 的壓力越來越大。

  為(wei) 了保護生態環境,邊瓊一方麵呼籲種草,另一方麵帶頭減少牲畜數量,目前他家的牛減少至90頭,羊僅(jin) 保留了13隻。“如果大家爭(zheng) 相擴大養(yang) 殖規模,家鄉(xiang) 的綠水藍天就會(hui) 變成黃沙漫天。”這是他宣講時常說的內(nei) 容。

  減畜過程中,收入一度減少,為(wei) 此,邊瓊努力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他在家庭會(hui) 議上說,現在國家惠民政策這麽(me) 好,家裏每年享受草場補貼、邊民補貼,我每年還享受60歲以上老人補貼,我們(men) 已經生活得很幸福了。

  在邊境小康村項目建設的藏式房屋裏,邊瓊一家人圍著火爐聊著家常,笑語聲不時傳(chuan) 來……自從(cong) 退休後,邊瓊先後搬過4次家。他說,新房子讓他感到了溫暖。

  “房子是國家免費蓋的,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作為(wei) 邊民,我們(men) 要安安心心守好邊境。作為(wei) 黨(dang) 的政策的受益人,我要把黨(dang) 史好好講下去!”邊瓊說。

  正午時分,高原的陽光變得炙熱,邊瓊黑色大衣上的黨(dang) 徽,更加熠熠生輝。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