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寶“藏”·70年巨變|西藏農牧產品良種覆蓋率持續擴大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的數據顯示,2020年,西藏青稞良種覆蓋率達90%,禽畜良種覆蓋率達30%,科技對農(nong) 牧業(ye) 發展貢獻率達55.9%。“十三五”期間,西藏年均安排青稞良種繁育基地達16萬(wan) 畝(mu) 左右;改良奶牛15萬(wan) 餘(yu) 頭,推廣優(you) 良種公羊1.7萬(wan) 隻、犛牛5000頭,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成績喜人。
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藏普村的牧場裏,牧民紮西正在趕犛牛(2020年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據介紹,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大農(nong) 牧業(ye) 科技創新力度,加快青稞、犛牛、藏雞等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推廣,優(you) 化糧食、畜群結構,提高良種補貼資金,提高農(nong) 牧產(chan) 品良種覆蓋率,在推動農(nong) 牧業(ye) 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群眾(zhong) 增收。
青稞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糧食作物,是藏族群眾(zhong) 日常不可或缺的食品。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培育和普及青稞良種,其中“藏青2000”具有高產(chan) 、抗病能力強等優(you) 點,是主要普及的青稞良種。2020年,西藏青稞產(chan) 量達79.5萬(wan) 噸,青稞每畝(mu) 單產(chan) 比2015年增加了16.6公斤。
俯瞰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的農(nong) 田(2019年8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56歲的多吉是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xiang) 的農(nong) 民,家裏共有22畝(mu) 地。“相比以前,如今青稞產(chan) 量提高了很多。”他告訴記者,自從(cong) 青稞良種在全村普及後,青稞畝(mu) 產(chan) 達380多公斤。
“雪域白雞”是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培育的蛋雞品種。據介紹,1960年,西藏以內(nei) 地白來航雞為(wei) 父本,與(yu) 當地藏雞雜交開始了選育工作。雜交後代因全身羽毛呈白色,被命名為(wei) “拉薩白雞”。1990年,該蛋雞品種被評定為(wei) “拉薩白雞”品種群;2020年9月,“拉薩白雞”通過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委員會(hui) 審定,被認定為(wei) 國家畜禽新品種,更名為(wei) “雪域白雞”。
西藏林芝市魯朗鎮村民整理收集來的藏雞蛋(2016年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據了解,“雪域白雞”72周齡產(chan) 蛋個(ge) 數達206至209個(ge) ,比藏雞提高了99至102個(ge) ,高原種蛋孵化率達到75%以上。“該蛋雞新品種具有抗逆性好、開產(chan) 日齡適中、總蛋量較多、高原人工孵化率高等特點,為(wei) 高海拔地區提供了適宜的蛋雞品種。”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研究員馬雪英說。
西藏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朗村農(nong) 民利用機械設備播種“藏青2000”(無人機照片, 2020年4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西藏將加大青稞新品種培育力度,持續開展犛牛、藏羊、藏豬、藏雞等品種保護和利用,到2025年,努力實現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5%,禽畜良種覆蓋率達到40%以上。
文字記者:格桑邊覺
海報拍攝:普布紮西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數說寶“藏”·70年巨變丨人均增加23公斤!水果蔬菜大量擺上高原人民餐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黨和政府一直將“菜籃子”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各市地通過推進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解決了氣候等因素對蔬菜生產的製約問題,蔬菜產能得到顯著提高。[詳細] -
數說寶“藏”·70年巨變|74個!西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各縣區全覆蓋
西藏自治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初,西藏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4個,實現全區各縣區全覆蓋。[詳細] -
數說寶“藏”·70年巨變|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西藏人民穿著越來越時尚
西藏民族服飾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媚說, 西藏人民收入增長的同時,衣著服飾方麵也迎來消費升級,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穿著越來越講究、消費越來越高端。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