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的肖像(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今年80歲的索朗是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達那答鄉(xiang) 如貴村人。
索朗回憶舊西藏生活時說,當時農(nong) 奴生了孩子要向農(nong) 奴主登記並交納人頭稅。為(wei) 了規避人頭稅,在他出生前的一個(ge) 夜裏,哥哥借了一頭毛驢將母親(qin) 悄悄馱到不屬於(yu) 當地農(nong) 奴主管轄的江孜縣。他出生後,父親(qin) 就因勞累過度去世了。
他是家裏九個(ge) 孩子中最小的一個(ge) ,母親(qin) 養(yang) 不起他,忍痛把他送人。索朗11歲時開始給當地的富人放牧,衣衫襤褸,時常饑腸轆轆。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索朗分到了土地和牛羊。如今,索朗兒(er) 孫滿堂,其樂(le) 融融。
這是索朗的身份證(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索朗的外孫旦增晉美幫他整理新衣服(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索朗(右)和老伴窮阿洗菜(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