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日喀則亞(ya) 東(dong) 縣藝術團帶來的舞蹈《孔雀舞》。 貢嘎來鬆 攝
6月12日,“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主題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西藏非遺展演展示係列活動在拉薩舉(ju) 行,來自西藏各市地的藏戲、歌舞、格薩爾說唱等節目輪番上演,給民眾(zhong) 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圖為(wei) 西藏非遺展演現場。 貢嘎來鬆 攝
圖為(wei)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le) 係帶來的紮念彈唱《普伊桑林貢巴》。 貢嘎來鬆 攝
6月10日,中國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公布,西藏自治區共有17個(ge) 項目榜上有名。入選項目包括藏醫藥、門巴族薩瑪民歌、巴貢(霞爾巴貢)、古爾魯、擦擦製作技藝、巴青牛毛帳篷編製技藝、熱振曲卓、斯瑪卓、藏醫脈瀉雜炯療法、藏族唐卡、澤帖爾編製技藝、敏珠林寺藏香製作技藝、恰青賽馬會(hui) 、藏族紮囊木雕、工布紮念博咚。
圖為(wei) 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帶來的歌舞《拉薩囊瑪》 貢嘎來鬆 攝
據悉,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增至106項,實現了西藏自治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大類別的全覆蓋。
圖為(wei) 格薩爾西藏自治區級傳(chuan) 承人紮西多傑說唱《卓瑪妙音》 貢嘎來鬆 攝
圖為(wei) 場觀眾(zhong) 正在用手機拍攝西藏非遺演出。 貢嘎來鬆 攝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介紹,下一步將充分挖掘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時代內(nei) 涵,切實提升西藏非遺係統性保護水平,努力實現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與(yu) 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促進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全力推動新時代西藏非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