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政治標準要更高、黨(dang) 性要求要更嚴(yan) 、組織紀律性要更強”專(zhuan) 題教育如何為(wei) 民辦實事?
在西藏阿裏地區的陝西實驗小學,記者偶遇一群阿裏地區人民醫院的眼科大夫在這裏開展義(yi) 診。
大夫們(men) 為(wei) 學校高年級270餘(yu) 名學生做了檢查,發現有不少學生視力不同程度下降,需要到醫院進行驗光,同時還發現近20名學生患有紫外線造成的高原性眼表病變。
援藏醫生屈超義(yi) 一邊檢查,一邊耐心地對學生說:“一定要減少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間,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對於(yu) 高原環境特有的強紫外線,需要戴寬沿帽子或者佩戴墨鏡進行防護。”
“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中,我們(men) 突出‘實’字標準,把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實際問題作為(wei) 檢驗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成效的‘試金石’,紮實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實’而做,用心用情用力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已經成為(wei) 阿裏地區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的品牌活動。”阿裏地委組織部部長何興(xing) 茂介紹。
把“問題清單”變成“滿意清單”
阿裏地區政務服務中心,前來辦理邊防通行證的卓瑪女士,一走進服務大廳,就發現一個(ge) 新的變化——一樓專(zhuan) 門設置了母嬰室,還配備了嬰兒(er) 床、濕巾、紙杯、暖瓶、免洗洗手液等服務設施、用品。
“出門辦事帶孩子太麻煩了。政務服務中心設置母嬰室,為(wei) 母親(qin) 和寶寶們(men) 提供喂奶、換尿布場所,實在是太暖心了。”卓瑪滿意地說。
如何避免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走形式主義(yi) ?阿裏地委、行署和各級各部門形成一個(ge) 共識:圍繞“痛點”問題,讓群眾(zhong) 少跑“馬路”,多走“網路”,鋪就便民服務“高速路”。
政務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自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開展以來,阿裏地區36個(ge) 部門單位先後進駐政務服務中心,開設窗口51個(ge) ,可辦理服務事項288項。上半年各窗口累計受理各類辦件39857件,辦結率100%,滿意率100%。
這位工作人員說,過去政務服務大廳無法當場辦結的一些證照、批複文件,縣裏來地區辦事群眾(zhong) 需要等待,花費較大的成本。如今,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jue) ——當天沒有辦結的事項,之後可通過EMS快遞免費送達至群眾(zhong) 手中,群眾(zhong) 無須等待。此項工作開展以來,已辦理EMS免費郵寄業(ye) 務約260餘(yu) 件。
夏季,來阿裏旅遊或務工人員較多。對此,政務服務中心進行梳理,把邊境通行證、營業(ye) 執照、居住證辦理業(ye) 務等高頻事項納入周末窗口辦理,實行“周末(節日)不打烊、服務不停歇”,極大地方便了群眾(zhong) 辦事。
何興(xing) 茂介紹,地區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調研組還深入地區7縣32個(ge) 鄉(xiang) (鎮)、85個(ge) 村(居),特別是基礎薄弱的基層開展調研,深挖“疑難雜症”,把“問題清單”逐一變成“服務清單”和“成效清單”,用黨(dang) 員幹部的堅守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最終變成“滿意清單”。
讓“辦實事”形成“新風尚”
在阿裏,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打破了固有“邊界”:把對黨(dang) 員幹部的一項學習(xi) 教育,變成幹群形成合力一起幹的一項活動。
阿裏地委組織部副部長盧青山,給邊防部隊籌集了100多萬(wan) 元的物資,包括漱口水、自熱火鍋、礦泉水等。可是,在運送物資時,卻遇到了難題:山路崎嶇難行,物資怎樣才能送上去?
某邊境村的黨(dang) 員和村民站了出來,主動請纓:“我們(men) 習(xi) 慣高海拔環境,也熟悉道路。我們(men) 免費送。”
為(wei) 了人民子弟兵,老百姓不計報酬。可運送條件竟是意想不到的艱苦。在村黨(dang) 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們(men) 趕上自家的牲畜,馱著物資,一趟又一趟地給官兵們(men) 送去。盧青山感歎:“這正是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開展以來幹部群眾(zhong) 中湧現出來的感人典型。”
“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正是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的“辯證法”: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人民至上,群眾(zhong) 發自內(nei) 心地感黨(dang) 恩。
有人評價(jia) 說,這是一種幹群關(guan) 係的良性循環——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走深走實,黨(dang) 員幹部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用行動影響和帶動了更多的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激勵主動作為(wei) ,彰顯政治本色,進一步密切了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
“通過‘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打通了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阿裏“三更”專(zhuan) 題教育辦公室工作人員鄒聰說。如今的阿裏,黨(dang) 員幹部是“最忙碌的人”,聚焦關(guan) 心群眾(zhong) 疾苦、解決(jue) 群眾(zhong) 訴求、執行群眾(zhong) 路線,開展脫貧戶跟蹤工作,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為(wei) 農(nong) 牧民維護維修廣播電視設備……踏踏實實為(wei) 群眾(zhong) 辦好事、辦實事。
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前,阿裏地區黨(dang) 員幹部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好事3068件,解決(jue) 實際困難2080件。
把答好民生“答卷”轉化為(wei) 服務群眾(zhong) “動力”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如何走深走實?讓阿裏地區改則縣古姆鄉(xiang) 副鄉(xiang) 長胡紅濤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現場辦公。
前段時間,阿裏地委書(shu) 記朱中奎前往距離獅泉河鎮700多公裏、海拔4900多米的古姆鄉(xiang) 調研。在古姆鄉(xiang) 小學,發現學校裏的暖氣供暖出現故障。天氣寒冷時,孩子們(men) 的雙手凍得通紅。朱中奎立即召開現場辦公會(hui) ,責成相關(guan) 部門立即解決(jue) 問題。如今,孩子們(men) 上課再也不用忍受寒冷了。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我們(men) 一定要給他們(men) 好的學習(xi) 環境。”朱中奎滿懷感情地說,“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就是讓處於(yu) 邊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學條件。”
胡紅濤對古姆鄉(xiang) 的教育發展有著深切的體(ti) 會(hu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鄉(xiang) 小學的教學條件和教育質量提高很快,義(yi) 務教育入學率達到了100%。教師教學盡心盡力,一旦發現有學生輟學,鄉(xiang) 幹部和老師們(men) 就會(hui) 立即到學生家中做家長和學生的思想工作。古姆鄉(xiang) 距離縣城200多公裏,但在老師關(guan) 心下,在學校住宿的學生們(men) 穿著都很整潔,學生作業(ye) 本上的字都寫(xie) 得工工整整。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men) 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阿裏地區黨(dang) 員幹部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中,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這份時代“答卷”,進一步堅定了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幹事創業(ye) 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在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中發生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從(cong) 過去嚴(yan) 重的等靠要思想,到現在靠勤勞雙手創造今生幸福生活。這是精神之變。有黨(dang) 的十八大後脫貧攻堅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我們(men) 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闊步邁進的底氣就更足了。”曾是大學生村官的嘎瑪白珍激情滿懷。如今的她,是阿裏地區“三更”專(zhuan) 題教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有這樣一組數據,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辦實事環節,阿裏地區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走訪一線群眾(zhong) 12680人,深入村、學校、寺廟調查研究860次。
這是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的“溢出效應”:本是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wei) 重點,但是隨著學習(xi) 教育的深入,已經延伸到最基層普通黨(dang) 員幹部,聚焦民生關(guan) 切,“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蔚然成風。
“我明顯感受到,在黨(dang) 的領導下,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成果直達基層的‘到達率’更好了”,嘎瑪白珍由衷地感慨:“比如說,群眾(zhong) 家裏的佛龕少了,外出務工的積極性更高了。”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三更”專(zhuan) 題教育成果,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教育本身,更多的是通過學習(xi) 教育,激發了廣大黨(dang) 員幹部“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新動力,為(wei) 阿裏下一步開新局、邁向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采訪組成員 廖嘉興(xing) 章正 紮西白瑪 楊軍(jun) 錄 葉飛 譚瑞華 劉凡 宋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