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西藏群眾(zhong) 的就業(ye) 選擇越來越多,其中“援藏力量”發揮了很大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hui) 議連續5年在西藏召開,累計簽約項目247個(ge) 、資金350億(yi) 元,跨省安排就業(ye) 1.2萬(wan) 多人,中央企業(ye) 在藏機構錄用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1500多人,吸納農(nong) 民工就業(ye) 1萬(wan) 多人。
2020年7月,來自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桑多鄉(xiang) 的羅鬆巴登通過招聘,進入了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承擔實習(xi) 地質監督方麵的工作。
中國海油員工羅鬆巴登正在采集底層岩石樣本。(受訪者供圖)
“感謝中國海油為(wei) 我們(men) 提供工作機會(hui) ,我大學所學專(zhuan) 業(ye) 和目前的工作是對口的,實現了我的職業(ye) 理想。”羅鬆巴登說,“最近幾天我正在準備轉正答辯,工作一年來我學到了很多,工資待遇也好。”
羅鬆巴登介紹,自己每個(ge) 月能掙1萬(wan) 多元,一部分工資存起來,一部分工資給還在讀書(shu) 的妹妹做生活費,有時候會(hui) 給在老家務農(nong) 的父母一些錢以貼補家用。
中國海油援藏幹部付曉宇說,中國海油定點援助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尼瑪縣,把就業(ye) 援藏作為(wei) 開展援藏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吸納大學生、農(nong) 民工等人群就業(ye) 為(wei) 重點,打出“組合拳”,拓寬高原群眾(zhong) 的就業(ye) 之路。
此外,為(wei) 精準開展人才就業(ye) 幫扶,中國海油和西藏大學合作,開展“空中連線”就業(ye) 援藏“組團式”招聘,發動廣大黨(dang) 員幹部、班主任和輔導員,開展就業(ye) 政策解讀等活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2020年畢業(ye) 季,西藏大學共有81名學生與(yu) 中國海油簽約。
西藏的大學畢業(ye) 生(左)在和就業(ye) 援藏的用人單位工作人員溝通(2019年6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據統計,2020年中國海油共招聘西藏自治區大學生115人,另外還有多名農(nong) 民工實現組團勞務簽約。通過搭建創業(ye) 就業(ye) 服務平台,中國海油還幫助當地400多名農(nong) 牧民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實現“家門口就業(ye) ”。
“援藏力量”的不懈努力,讓廣大高原群眾(zhong) 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ye) 。西藏自治區人社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從(cong) 2012年開始,西藏自治區就與(yu) 相關(guan) 援藏省市、企業(ye) 合作,推出就業(ye) 援藏舉(ju) 措,拓寬高原群眾(zhong) 的就業(ye) 渠道。數據顯示,這項政策實施以來,援藏省市和中央企業(ye) 已為(wei) 西藏的大學畢業(ye) 生提供崗位年均超過1萬(wan) 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