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狠抓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組織化、規模化、科技化和品牌化,加強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大力推進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建設,堅持把發展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內(nei) 容。
優(you) 化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整體(ti) 布局,推動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結合昌都市農(nong) 牧業(ye) 發展實際,在卡若、洛隆、八宿、丁青等縣(區)集中建設糧油加工區,重點打造青稞、蕎麥、油菜等深加工品牌;在類烏(wu) 齊、貢覺、江達、芒康等縣(區)建設畜產(chan) 品加工區,重點發展犛牛、綿羊等畜產(chan) 品加工;在芒康、左貢、八宿、察雅等縣(區)建設幹鮮果深加工區,有序發展葡萄、核桃、蘋果、桃、花椒、食用菌等產(chan) 品加工。去年,昌都全市24家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實現產(chan) 值2.034億(yi) 元,帶動農(nong) 戶14000戶,戶均增收3700元,解決(jue) 就業(ye) 1495人;340家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實現收入6783.76萬(wan) 元,帶動群眾(zhong) 11149人,戶均增收4120元。
開拓消費市場,推動產(chan) 業(ye) 消費扶貧。對11縣(區)的農(nong) 畜產(chan) 品進行調研,對產(chan) 品價(jia) 格進行初步整理,建立藍天聖潔產(chan) 品品質篩選體(ti) 係,對產(chan) 品質量過關(guan) 的企業(ye) ,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guan) 係,並簽訂框架性合同。初步打通天津、福建、重慶扶貧消費市場。在天津援藏工作隊的幫助下,建立了西藏昌都京東(dong) 扶貧館。在民航站達成了建設機場候機廳消費扶貧館協議。2020年,全市消費扶貧認定產(chan) 品245種,消費扶貧總金額達10540.3 萬(wan) 元。其中,單位認購 411.51萬(wan) 元,企業(ye) 認購7166.97萬(wan) 元,援藏代銷 2929.27萬(wan) 元 ,其他32.55萬(wan) 元。
做好招商引資,推動特色產(chan) 業(ye) 適度規模經營。按照招商引資目標任務要求,結合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湖南正虹科技集團,與(yu) 西藏長昌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在昌都聯合開展生豬(藏豬)養(yang) 殖業(ye) 務,包括生豬繁殖、育肥、“公司+農(nong) 戶”運營等。積極對接各援藏省市,大力引進涉及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招商引資項目,重點對接天津援藏工作隊引進昌都津墾牧業(ye) 科技有限公司(阿旺綿羊胚胎項目)、丁青縣津鵬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等農(nong) 牧業(y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項目,助力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及品牌建設。通過招商引資,扶持成立了類烏(wu) 齊縣極多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