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從藏北放牛娃到哈佛博士:藏族海歸學者談藏醫藥如何走向世界

發布時間: 2021-07-19 13:37: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19年前,央嘎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的首批藏醫藥碩士研究生之一。

  央嘎的家鄉(xiang) 位於(yu) 西藏那曲比如縣,12歲以前,央嘎在這片美麗(li) 的藏北草原與(yu) 牛羊為(wei) 伴。舅舅是當地的僧醫,平時為(wei) 村民們(men) 看病,受到大家的認可。受舅舅影響,央嘎從(cong) 小便對藏醫藥產(chan) 生了濃厚興(xing) 趣。

  1986年,央嘎如願考入西藏大學藏醫係,本科畢業(ye) 後成為(wei) 教師。1999年,央嘎又開始攻讀藏醫藥首批碩士研究生。談及這段經曆,央嘎感慨:“一個(ge) 牧區孩子,能夠走進大學深造、教書(shu) 育人,這和國家對西藏教育的支持與(yu) 政策是分不開的。”

  在他求學任教期間,藏醫藥教育也在不斷發展。1989年,在原西藏大學藏醫係和西藏自治區藏醫學校的基礎上成立西藏大學藏醫學院,這是藏醫藥高等教育現代發展的起點。1993年,西藏大學藏醫學院被獨立設置為(wei) 藥王山藏醫學院,藏醫藥教育開始列入國家高等教育序列,後又更名為(wei) 西藏藏醫學院(現名為(wei) 西藏藏醫藥大學)。

  2002年,央嘎迎來了新的機遇。這一年,藏學學者珍妮·加措邀請他赴哈佛大學訪問。在交流訪問中,央嘎深感西方醫學理念對於(yu) 藏醫藥研究的重要性,於(yu) 是有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想法。他考下GRE和托福,向哈佛提出申請,獲得了全額獎學金,西藏藏醫學院也全力支持教師赴海外深造交流。

  隨即,央嘎開啟新的求學生活。課程繁雜、語言基礎薄弱,還需要勤工儉(jian) 學,哈佛求學路並不輕鬆。經過八年苦讀,央嘎獲得了哈佛大學人文學和醫學人類學的博士學位。回顧這段歲月,央嘎認為(wei) 在哈佛學到的研究方法和國際視野,能讓自己更理性、更實事求是地看待藏醫藥,“我的眼睛更明亮了。”

  “藏醫藥博大精深,吸收了多種醫學的精華,但也迫切需要理論創新。如果一味沿襲傳(chuan) 統,那麽(me) 藏醫藥就會(hui) 落後於(yu) 時代,最終無人問津。”央嘎認為(wei) ,藏醫藥的發展需要吸收現代醫學理論,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獨特的優(you) 勢。

  “藏醫在許多領域的治療方法很成熟,但療效不能僅(jin) 僅(jin) 依靠經驗傳(chuan) 播,更重要的是要拿出科學證據,通過實驗室、臨(lin) 床研究的數據、論文等來增加人們(men) 對藏醫藥的信任。”央嘎說,在宣傳(chuan) 中,也要去除藏醫藥的神秘感。

  可喜的是,古老的藏醫藥也不斷煥發新生,逐漸走出高原,認知度越來越高。

  “以前在國外跟人說起藏醫藥,必須先提喜馬拉雅,然後跟對方一一解釋西藏自治區、藏族、藏醫。”央嘎說,這些年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尤其是在中國政府的重視下,藏醫藥巨著《四部醫典》入選“世界記憶亞(ya) 太地區名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guan) 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yu) 實踐”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等,增加了藏醫藥在國際上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也為(wei) 藏醫藥進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國家對傳(chuan) 統醫學的大力支持讓藏醫藥人備受鼓舞。”央嘎說,近年來國家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藏醫藥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ang) 、機構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取得了可喜的進步,發展勢頭也很強勁,前景可觀。

  目前,央嘎將主要精力放在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培養(yang) 人才上。他打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藏、漢、英三語發表出版,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藏醫藥。他也希望在退休前多培養(yang) 一些人才,由他指導的西藏藏醫藥大學首批博士生明年即將畢業(ye) 。“藏醫藥走向世界需更多國際化人才,希望他們(men) 成為(wei) 藏醫藥現代化的推手,成為(wei) 藏醫藥與(yu) 世界交流對話的窗口和橋梁。”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