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情的兒(er) 童文學作品《金珠瑪米小紮西》(希望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是這樣開篇的:在一次高原雪崩中,藏族少年小紮西和父母及家中的馬羊遭到掩埋,班果哨所的巡邏官兵們(men) 隻救出了小紮西,並把他帶回了哨所。父母雙亡的悲傷(shang) 處境,心懷對救命之恩的感激,天然純真的少年秉性,以及在他眼中十分有趣的哨所生活,使十二三歲的小紮西迷戀上了班果哨所,並萌生成為(wei) 一名“金珠瑪米”即解放軍(jun) 戰士的美好夢想。作品從(cong) 這樣一個(ge) 懸念切入,以生動曲折、富於(yu) 情感和引人入勝的描寫(xie) ,演繹和展開了小紮西實現夢想的過程。
《金珠瑪米小紮西》是一部表現人物成長轉變的小說。有三十多個(ge) 官兵的班果哨所,是個(ge) 相對封閉卻趣味橫生的環境,小紮西的到來更平添了許多糾葛與(yu) 故事。大家本以為(wei) 小紮西隻是個(ge) 臨(lin) 時的過客,沒料到心有所想的他,卻成為(wei) 一個(ge) 搬不走的“釘子戶”。盡管小紮西夢寐以求想成為(wei) 哨所的一員,但小小年紀的他與(yu) 一個(ge) 兵之間的距離無疑是巨大的,似乎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橫亙(gen) 在他的麵前。不過高原的生活經曆已經使他掌握了一定的生活與(yu) 生存經驗,而天生的聰明伶俐更使他在哨所有了各種古靈精怪的獨特表現。比如,想方設法在誰也找不到的地方躲起來,不讓向哨所運送物資的車子將自己帶下山,從(cong) 而在此後大雪封山的五個(ge) 多月時間裏,成為(wei) 哨所中一個(ge) 與(yu) 大夥(huo) 朝夕相處的編外“兵”。之後他更是以一顆少年好奇的心與(yu) 幼稚行動處處模仿官兵,在他的意識與(yu) 行為(wei) 中逐漸向目標靠近。
他與(yu) 新兵趙照是同住一屋的兩(liang) 個(ge) 杠頭,但在交往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眼饞哨所的隊列訓練,無意中練出了比趙照還要像模像樣的軍(jun) 姿;“偷藝”使被戲稱為(wei) “蒸饅頭”的軍(jun) 被變為(wei) 標準的“豆腐塊”;奮力捕捉與(yu) 瀟灑地放生“偷渡”越境的老鼠;因再度擔憂被送下山而在牧民氈房喝多了酒倒在雪地上,官兵們(men) 循著他的呼嚕聲將他找到;巡邏中遭遇山體(ti) 滑坡時,情急之中拉著兩(liang) 位哨所兄弟向安全的方向跑,使得兩(liang) 位兄弟得救;由於(yu) 此次行動立功而被破例特招入伍,興(xing) 奮異常的他穿上軍(jun) 裝後在小鎮上轉悠,遇人便介紹自己是“金珠瑪米小紮西”,那份榮耀與(yu) 可愛可謂溢於(yu) 言表;當作為(wei) 隻有一個(ge) 人的兵站站長時,他飽嚐枯燥的滋味,通過堆雪人消磨孤寂的時光;班長劉大強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壯烈犧牲,給他造成了強烈的內(nei) 心衝(chong) 擊,他當上班長後帶領全班戰士鏗鏘有力地宣誓:“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是一座界碑。”小說以令人信服的文學描寫(xie) ,刻畫出了人物發展變化的軌跡。
作品中的小紮西是個(ge) 孤兒(er) ,但在哨所裏他不僅(jin) 不孤獨,反而感受到了官兵們(men) 的關(guan) 切與(yu) 溫暖。哨長林海平,戰士趙照、劉大強、侯東(dong) 寶等軍(jun) 人,都像家人一樣幫助他、嗬護他,使他的希望之花在此得以絢麗(li) 綻放。在哨所官兵的接納下,在一種近乎人生喜劇式的氛圍中,他從(cong) 一個(ge) 外來者一步步融入哨所,受到大夥(huo) 的普遍認可和熱情鼓勵,並奇跡般地成了一名真正的軍(jun) 人。哨所仿佛是一座人生的熔爐和一道成長的階梯,又是他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歸宿。他耳濡目染軍(jun) 旅生活的一切,哨長的寬容與(yu) 信任,戰友的團結與(yu) 友愛,點燃蠟燭的神聖與(yu) 渴望,危險來臨(lin) 時的勇敢與(yu) 堅定,像一條河在他心中流淌,其精神與(yu) 性格的塑造和提升就是在這點滴之中進行的。作品對這一切的描寫(xie) 並非是單向度的,而是也寫(xie) 到了小紮西對哨所官兵生活的影響與(yu) 貢獻。他雖然年少,但心理和行為(wei) 仍帶有藏族少年的突出特征,樂(le) 觀、聰慧、堅強是高原生活賦予他的性格底色,這一點與(yu) 軍(jun) 人的潛質不謀而合。
作品在文學上的成功與(yu) 作者的經曆密切相關(guan) 。他曾長期在西藏部隊服役,對雪域高原的軍(jun) 旅生活極為(wei) 熟悉,同時他持之以恒的寫(xie) 作實踐和豐(feng) 富的文學經驗,使之對這一題材有獨到的發現和開拓,而且在行文走筆上也反映出駕輕就熟、行止自如的從(cong) 容和灑脫。他把從(cong) 高原生活獲得的切身感受和深刻思考,灌注於(yu) 作品的字裏行間,使這樣一部篇幅並不算很長的作品,充滿了屬於(yu) 邊疆哨所特有的細節描寫(xie) 、主人公獨特的心理刻畫和高原生活情致的生動展示。值得稱頌之處還在於(yu) ,作品並不僅(jin) 僅(jin) 隻讚美小紮西,而且表現了哨所官兵艱苦卓絕的奮鬥畫麵,如趙照患病時以哨所與(yu) 後方醫生拍電報的交互方式診病治療。對這些真實戍邊情形的描寫(xie) ,以及軍(jun) 人用青春與(yu) 生命守衛國土的震撼性情節敘述,更張揚出邊防軍(jun) 人默默無聞卻感天動地的犧牲、奉獻精神。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作品不隻是以兒(er) 童文學這一體(ti) 裁形式傳(chuan) 達某種別樣的童趣,還是一部有著厚重承載的可歌可泣、激動人心的英雄詩篇。(作者:汪守德原總政治部宣傳(chuan) 部藝術局局長、文藝評論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