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解放70周年 這片雪域高原實現了怎樣的曆史性跨越?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從(cong) 1950年至今,雪域高原實現了曆史性跨越。
這個(ge) 夏天,總台央視記者沿著當年的進藏路線,分別從(cong) 四川、雲(yun) 南、青海、新疆出發,帶您走進美麗(li) 第三極,幸福新西藏,共同感受70年滄桑巨變。今天,我們(men) 首先踏上川藏線。
1950年,帶著“把五星紅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帶進西藏”的誓言,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向西藏進發。當時西藏一條公路都沒有,戰士們(men)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跨越14座海拔5000米以上大山,用血肉築成了一條通往西藏的天路。
曆經70載,當年最危險的路段,如今已化作坦途。沿途百姓生活有什麽(me) 新變化?
從(cong) 四川成都出發一路向西,途經雅安,便到達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瀘定縣,作為(wei) 甘孜州的東(dong) 大門,這座冰雪覆蓋的二郎山,素有天塹之稱,當年,這裏正是十八軍(jun) 進藏的第一大障礙。
70年發展,這條跨越二郎山的路隨著川藏交通路網建設已經幾經升級,在這裏工作了37年的養(yang) 路工胡波,見證了川藏公路一路“提速”,進入高速時代。
甘孜州瀘定公路分局瀘定養(yang) 護站班長 胡波:我們(men) 現在走的這條路就是50年代,十八軍(jun) 進藏時所修的那個(ge) 川藏公路,也叫老318線,是十八軍(jun) 不怕苦不怕累這樣一錘一錘開出來的道路,以前我們(men) 從(cong) 雅安翻二郎山到瀘定需要10個(ge) 小時,而1996年新修的318線,隻需要4個(ge) 小時,我們(men) 現在新修的雅康高速,從(cong) 雅安到瀘定隻需要一個(ge) 半小時。
川藏公路越跑越快,周邊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眼下,瀘定縣的萬(wan) 畝(mu) 仙桃即將成熟,這種長在仙人掌上的果實,如今也走出深山,桐子林村村民高鵬已經通過網絡平台預售了300斤。
甘孜州瀘定縣桐子林村村民 高鵬:我們(men) 的東(dong) 西能夠很快運出去,發快遞也便捷,人家到我們(men) 這裏采摘果實也方便,從(cong) 成都過來,當天來當天就可以走。
如今,川藏線把深山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源源不斷地送出去,又把四麵八方的遊客引進來。這座被譽為(wei) “川藏第一橋”的瀘定大渡河大橋,是川藏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古老大渡河上史無前例的千米級橋梁的跨越。
天險變通途,而今選擇川藏線自駕遊的人越來越多。地處318國道沿線的水橋村,從(cong) 2018年前的貧困村一躍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村,村民們(men) 把藏式民居改造成客棧,幾乎家家都吃上了旅遊飯,村民誌瑪澤仁一家一年收入就有10多萬(wan) 。
甘孜州康定市新都橋鎮水橋村村民 誌瑪澤仁:我有八間房,一間房子80元,一天有三百四百吧,餐飲那些,全部一起加起來10萬(wan) 多。以前窮得很,旅遊的(人)多,318線離我們(men) 近得很,現在富起來了。
從(cong) 成都到康定,一路行駛,交通四通八達,那些因險著稱的高山急流被輕鬆越過,而築路人的腳步卻從(cong) 未停歇。這是正在加緊建設的折多山隧道,建成通車後該段的車程將由原來的一個(ge) 半小時縮短到8分鍾,這座最高海拔4962米的高山曾見證了十八軍(jun) 不朽的精神傳(chuan) 奇,也激勵著新時代的築路人續寫(xie) 新的曆史和輝煌。
蜀道集團四川涉藏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折多山指揮部現場代表 何玉山:目前是整個(ge) 川藏線僅(jin) 有的還沒有通隧道的一個(ge) 關(guan) 口,隧道建成後將服務川藏公路建設,提升川藏公路應急保障能力,助力涉藏地區社會(hui) 經濟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新時代青年,將繼續大力弘揚兩(liang) 路精神,傳(chuan) 承他們(men)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把新時代的川藏升級改造工程建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山南市黨建工作:黨旗高揚 鑄就輝煌
70年風雨兼程,70年鑄就輝煌。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山南市經曆了從貧窮落後到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全麵進步、生態環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偉大變更。[詳細] -
70載砥礪奮進 西藏林芝經濟社會發展創佳績
西藏自治區官方8日在拉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林芝市黨建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及“十四五”開局起步情況。[詳細] -
西藏青年說: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很榮幸參與到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發展中,用我家鄉的美酒架起連接世界的橋梁,與西藏共同成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