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深山峽穀崛起現代新城——“藏東明珠”昌都變遷記

發布時間: 2021-07-26 08:50:00 來源: 新華社


這是昌都市卡若區(3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霓虹傾(qing) 城,夜晚的昌都平靜而溫柔。街上是川流不息的車輛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霓虹灑入紮曲河和昂曲河,如詩如畫。

   收拾完碗筷,到樓下的茶馬廣場散步,這是居民永西和鄰居近年養(yang) 成的習(xi) 慣。廣場四周高樓林立,商貿繁華,夜色迷人。


這是昌都市卡若區一景(3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以前這一片是土木房,交通也不好,還經常停水停電,生活很不方便。”56歲的永西在昌都市卡若區城關(guan) 鎮生活了一輩子,說起城市的變化,感觸頗深,“如今我們(men) 都搬進了樓房,出門就是超市和醫院,還有一個(ge) 大大的步行廣場供人們(men) 休閑。”

   昌都,位於(yu) 雪域高原東(dong) 部,東(dong) 連四川甘孜,南接雲(yun) 南迪慶,北抵青海玉樹,素有“藏東(dong) 明珠”“西藏東(dong) 大門”之稱。自古以來,昌都市卡若區就是藏東(dong) 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來北往的商賈會(hui) 聚於(yu) 此,歇腳再出發。


這是昌都市卡若區(3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但由於(yu) 地處深山峽穀、交通不便,加之缺少合理規劃等原因,很長一段時間裏,昌都的發展受到製約,城市功能也不完善。

   “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基礎,卡若區的發展慢不得,也等不得。”2012年,西藏自治區召開昌都工作會(hui) 議,確定在項目資金等方麵給予傾(qing) 斜,並啟動卡若區城關(guan) 鎮新一輪舊城改造工程。


這是位於(yu) 昌都市卡若區城關(guan) 鎮的茶馬廣場(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尚才 攝

   昌都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原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局長霍映章介紹,由於(yu) 城關(guan) 鎮被山水環繞,可用的平地不多,舊城區改造工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動員群眾(zhong) 拆遷和平整土地。

   按照現代城市定位,昌都市因地製宜、盤活資源,委托國內(nei) 多家規劃單位對城市發展方向、人口規模、功能布景特色進行科學規劃。


昌都市卡若區城關(guan) 鎮居民永西在新家中給花草澆水(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尚才 攝

   “目前,昌都壩作為(wei) 商業(ye) 中心,雲(yun) 南壩作為(wei) 行政中心,馬草壩作為(wei) 文化體(ti) 育片區,四川壩作為(wei) 物流中心,各個(ge) 壩區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霍映章介紹,在城關(guan) 鎮的打造中,不僅(jin) 對舊城進行了改造,“十三五”期間還啟動了山坡居民搬遷工作。

   截至目前,已改造或搬遷群眾(zhong) 3100多戶,新建道路27條總長31公裏,新建4個(ge) 公園和廣場,新增城市綠地麵積11萬(wan) 平方公裏。


在昌都市卡若區城關(guan) 鎮,車輛行駛在道路上(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永西一家在啟齒街的江嘎小區免費分到了一套196.81平方米的五居室,還領到了13萬(wan) 元的拆遷補助款。“現在用水用電方便,小區環境也很幹淨。”她說。

   在昌都市幹部慶振東(dong) 眼裏,昌都的變化可以用“驚人”來形容:“以前市區麵積僅(jin) 有4.6平方公裏,6座跨河大橋。現在城市空間比以前擴大了近3倍,僅(jin) 跨河大橋就有13座,城鎮化率達35%。”

   不僅(jin) 跨河大橋與(yu) 市區道路縱橫交錯,昌都市還在全西藏率先修通了第一條城市下穿隧道。


高原在自家的涼菜店中切菜(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尚才 攝

   “這條隧道總長度515米,寬30多米,隧道上部為(wei) 步行街和商業(ye) 廣場,隧道內(nei) 為(wei) 機動車雙向4車道幹道,它的建設有效緩解了昌都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霍映章說。

   27歲的四川雅安人高原在聚勝路開了一家涼菜店,生意很好。在城關(guan) 鎮做餐飲近8年,城市變化他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這裏變得幹淨漂亮了,人口聚集能力也越來越強,現在平均每天營業(ye) 額近800元,生意更好了。”

   沿紮曲河、昂曲河逆流而上,河畔密布著住宅、商業(ye) 、休閑、娛樂(le) 等中心。依山傍水,城關(guan) 鎮各具特色的建築像散落的珍珠鑲嵌在山穀間,層次分明,功能齊全,一座山水田園城市呈現眼前。

   被譽為(wei) “藏東(dong) 明珠”的昌都,再次煥發出熠熠光彩。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東明珠“小康答卷”成色足

    近年來,昌都市委團結帶領78萬藏東兒女,以“繡花”功夫補短板、打基礎、謀長遠,真抓實幹、努力奮鬥,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