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浪卡子縣打隆物交會(hui) 舉(ju) 辦以農(nong) 牧民為(wei) 主角的歌舞比賽。浪卡子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一場以農(nong) 牧民為(wei) 主角的歌舞比賽日前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舉(ju) 辦。在浪卡子縣打隆物交會(hui) 期間,該縣10個(ge) 鄉(xiang) (鎮)的農(nong) 牧民代表隊精心準備了果諧和自選節目,在舞台上載歌載舞。農(nong) 牧民邊覺所在的張達鄉(xiang) 代表隊斬獲第一名,他直言“太興(xing) 奮了!”
賽馬節、歌舞比賽、書(shu) 法欣賞……隨著各項文化活動在西藏鄉(xiang) 村中密集“開花”,高原農(nong) 牧民的文化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截至2020年,西藏已建成區、市(地)、縣(區)、鄉(xiang) (鎮)、村(居)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西藏公共文化服務覆蓋率已達100%。
“我們(men) 村從(cong) 2017年開始組建文藝隊,現在文藝隊有20多人。”林芝市色果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喬(qiao) 次仁介紹,文藝隊自編自演了《我們(men) 在黨(dang) 旗下幸福生活》等歌舞節目,已經多次在巴宜區和林芝市的工布新年文藝活動中登台表演。“群眾(zhong) 閑暇時唱歌跳舞,打籃球,讀書(shu) 學知識,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深深紮根在心中。”他說。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幫普村的“心路文化空間”設有舒適的閱覽室。趙延 攝
據了解,2020年西藏自治區組建完成了5492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全年395支鄉(xiang) 鎮文藝隊伍、153支民間藏戲隊等各級文藝團隊開展演出2.4萬(wan) 場。西藏自2020年起還對每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每年補助5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演職人員誤工補貼,購置演出服裝、演出道具以及節目創作等。
各類文化活動的舉(ju) 辦日益豐(feng) 富、專(zhuan) 業(ye) ,公共文化設施也日益增多,農(nong) 牧民開展文化活動有了專(zhuan) 門的場地。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幫普村,“心路文化空間”成了農(nong) 牧民開展文化活動的好去處。該空間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hui) 與(yu) 和路雪聯合打造,設立了“舞蹈房”“閱覽室”“觀影室”和“電腦室”等不同的功能區,並配備了專(zhuan) 業(ye) 音響及視頻播放設備,方便農(nong) 牧民日常排練歌舞,享受文化生活。
2021年3月,拉薩市德慶村村民在春耕儀(yi) 式上表演傳(chuan) 統歌舞。冉文娟 攝
“以前不忙農(nong) 活的時候,大夥(huo) 聚起來通常是聊天或喝酒,現在不一樣了,更多的是到村活動室看看書(shu) 、跳跳舞,增進交流。”日喀則市崗巴縣龍中鄉(xiang) 村民次仁介紹說,每逢節假日,村委會(hui) 的活動室總是擠滿了人,大家學習(xi) “充電”,不亦樂(le) 乎。
在日喀則市江孜縣江孜鎮東(dong) 郊村的農(nong) 家書(shu) 屋借閱室裏,一本“登記簿”記載著村民們(men) 的讀書(shu) 熱情。哪天借的,哪天還的,村民們(men) 都會(hui) 自覺登記,無需催促。管理員說,借閱室運轉以來沒有丟(diu) 過一本書(shu) 。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晉美旺措曾表示,西藏和平解放70年後的今天,整個(ge) 高原公共文化設施煥然一新,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