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看巴吉村今夕巨變: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發布時間: 2021-08-05 09:33:00 來源: 中國經濟網

  西藏林芝,意為(wei) “太陽的寶座”。位於(yu) 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的巴吉村,地處林芝市城郊1公裏處。全村背靠比日山,前傍尼洋河,從(cong) 遠處眺望,猶如一把天然的座椅,被譽為(wei) “太陽寶座”裏的寶座。

  巴吉,這個(ge) 隻有100來戶村民的小村莊,身上籠罩有諸多耀眼光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先後兩(liang) 次蒞臨(lin) 該村看望群眾(zhong) ;2020年全村集體(ti) 資產(chan) 評估價(jia) 值達10億(yi) 元,位居林芝市所有村莊之首;林芝市第一個(ge) “運輸村”、全國文明村、西藏自治區級和林芝市級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是整個(ge) 西藏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明星村”。

  但是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巴吉村經曆了數千年漫長而黑暗的農(nong) 奴統治和壓迫。全村雖坐擁千畝(mu) 沃土,但當時絕大部分土地被農(nong) 奴主和寺廟占有,95%以上的農(nong) 奴沒有生產(chan) 資料和人身自由,民生凋敝,農(nong) 奴食不果腹。


巴吉村村民達龍老人接受記者采訪。中國經濟網記者 何欣攝

  村裏75歲的達龍老人,被稱作“八一鎮曆史活化石”,他說:“我生在舊社會(hui) ,長在紅旗下。舊社會(hui) 村裏人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達龍表示,村裏人不會(hui) 忘記舊社會(hui) 苦,更加感念新社會(hui) 的好!

  近年來,巴吉村充分借助自身的區位和資源優(you) 勢,在黨(dang) 的好政策和援藏項目的強力推動下,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興(xing) 辦村集體(ti) ,走產(chan) 業(ye) 化發展的路子,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村級各項社會(hui) 事業(ye) 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巴吉村村民的生活條件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達龍老人介紹,1959年以前,由於(yu) 受農(nong) 奴主的壓榨和剝削,全村群眾(zhong) 居住的都是低矮破舊的木板房,部分家庭甚至人畜同居。1959年以後,這種現象逐步得到改善。特別是2006年以來實施的以安居工程為(wei) 突破口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使全村群眾(zhong) 住房條件得到了巨大改觀。


巴吉村村民達龍老人在自己院子裏。中國經濟網記者 何欣攝

  至2020年,全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人均居住麵積達45平方米,相比1959年的不足2平方米增長了22.5倍。水、電、路、訊、氣、廣播電視、郵政、網絡等農(nong) 村綜合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全村安全飲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人居環境有效改善。

  與(yu) 群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教育、醫療等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全村孩子均享受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教育,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5.83%,小學適齡兒(er) 童淨入學率達100%,初中毛入學率達112.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5.88%,15周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8.1年,全麵掃除青壯年文盲,人口素質明顯提升。以免費醫療為(wei) 基礎的農(nong) 牧區醫療製度覆蓋全村,2020年政府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年人均555元。

  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富裕,巴吉村群眾(zhong) 消費結構開始多樣化。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家電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已經進入每家每戶,村中各類高檔越野車隨處可見。

  “小康路上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巴吉村真正成為(wei) 了尼洋河畔的“幸福家園”。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