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拉薩河河勢控導工程施工現場(資料圖)水電基礎局 供圖
“總算盼到家門口通水了,老百姓們(men) 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現在可以一年中,按季節來種植莊稼了,農(nong) 民的收入也可以慢慢提高了。”拉薩林周縣鬆盤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晉美多吉在旁多水庫下遊通水現場激動不已。
圖為(wei) 位於(yu) 日喀則的拉洛水利樞紐 水電基礎局 供圖
旁多灌溉輸水洞項目部項目經理丁海龍表示,2019年12月1日,由中國水電基礎局承建的長達17.126公裏的旁多灌溉輸水洞工程通水,這標誌著曆時10年的旁多水利樞紐及灌區工程全部完工。
圖為(wei) 拉薩河河勢控導工程(資料圖) 水電基礎局 供圖
西藏是中國的五大牧區之一,農(nong) 牧業(ye) 在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由於(yu) 特殊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隨著農(nong) 牧業(ye) 灌溉和工業(ye) 用水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加之氣候變化、雪線上升,一些城鎮和鄉(xiang) 村的地下水位明顯下降,河道斷流、湖泊濕地萎縮,水生態問題凸顯,阻礙了經濟建設的發展,居民飲用水和農(nong) 田灌溉用水問題亟待解決(jue) 。
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以下簡稱水電基礎局)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黎介紹,從(cong) “藏東(dong) 明珠”昌都到“日光之城”拉薩,從(cong) “青稞之鄉(xiang) ”日喀則再到“藏西秘境”的阿裏,二十多年來,水電基礎人秉承著“建造一座水庫,樹立一塊豐(feng) 碑,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他們(men) 堅守職責使命,克服諸多困難,紮實工作,無私奉獻,在水利水電一線揮灑熱血汗水、貢獻智慧力量,為(wei) 振興(xing) 西藏鄉(xiang) 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圖為(wei) 西藏拉薩河河勢控導工程(濱河花園段)成功下閘蓄水 水電基礎局 供圖
丁海龍表示,旁多灌溉輸水洞工程通水後,灌溉麵積達65.28萬(wan) 畝(mu) ,惠及林周、達孜等縣(區)431個(ge) 自然村,工程灌溉效益將得到完全發揮,確保了拉薩河流域糧食安全;每年可為(wei) 拉薩市提供工業(ye) 用水0.85億(yi) 立方米,供水保證率可由現狀的73%提高到95%;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旁多電站發電效益,為(wei) 緩解藏中電網用電緊張,特別是冬季用電緊張局麵作出了貢獻。
圖為(wei) 拉洛四大灌區通水後,農(nong) 牧民在開墾的土地上春耕 水電基礎局 供圖
“以前我們(men) 給青稞澆水,要翻一座山,跑十幾裏地,用牛車去拖水,一天下來也澆不了多少地,時間都在路上了。現在好了,家門口的水溝裏麵有水了,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地打水了。”林周縣鬆盤鄉(xiang) 達嘎村村民紮西多吉一家靠種植青稞為(wei) 主要家庭經濟來源,每年的3至4月是播撒種子和澆水的季節,而此時也正值西藏的枯水季。
“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優(you) 化設計,創新技術,提高工藝,改進方案,確保如期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務。”王黎說,這是水電基礎局在藏施工一直秉承的觀點。
此外,水庫施工的過程中,從(cong) 設備租賃到人員技能培訓,幫助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來自日喀則薩迦縣拉洛鄉(xiang) 達普村的索朗平措和哥哥在拉洛水庫工作已經三年多了。一直以來,索朗平措一家10口人以半農(nong) 半牧為(wei) 主,家庭經濟拮據。拉洛水庫開工後,他和哥哥一起應聘到工地上打工,憑著勤勞和努力,兩(liang) 兄弟每人每月都可以拿到9000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他們(men) 用積蓄又購買(mai) 了一輛小貨車,租賃給拉洛項目,每月還有幾千元的收入。
圖為(wei) 日喀則拉洛水利樞紐的附屬工程德羅電站全貌 水電基礎局 供圖
王黎介紹,拉洛水庫施工過程中,租賃當地的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占比達到了60%,吸納當地的農(nong) 牧民就業(ye) 400餘(yu) 人次。
日喀則市薩迦縣人社局局長旦增介紹,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應對疫情對農(nong) 牧民職業(ye) 技能培訓的影響,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2020年4月12日,該局和拉洛項目部聯合組織了第一期“以工代訓”培訓班。期間,通過現場培訓、跟班作業(ye) 、傳(chuan) 幫帶教等方式,讓當地務工人員在生產(chan) 施工中比較熟練地掌握了混凝土施工、鋼筋綁紮、澆築支模等工序工藝,實現由“體(ti) 力型”就業(ye) 向“技能型”就業(ye) 的轉變。目前,該模式已在日喀則各工地廣泛推廣和開展。
圖為(wei) 位於(yu) 林芝巴河鎮巴鬆措的老虎嘴水電站 水電基礎局 供圖
雅礱水庫、卓玉水庫、德羅電站、老虎嘴電站……近年來,水電基礎局以在建項目為(wei) 依托,通過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ye) 、租賃當地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累計為(wei) 當地百姓創收2.42億(yi) 元,水利水電項目惠及西藏百餘(yu) 萬(wan) 農(nong) 牧民。
王黎表示,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進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階段,西藏水利建設也麵臨(lin) 著新的要求和挑戰。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旺發展,既帶來了水利發展新機遇,也要求不斷提升水利建設的質量,為(wei) 企業(ye) 服務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來了新的課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