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崗巴縣崗巴鎮吉汝村村民次旺頓珠通過照片向記者講述家庭生活的變化。賀建明 攝
“這株鬆樹越來越茂盛了,過段時間得換個(ge) 大點兒(er) 的花盆了;那盆雙色茉莉結了好多花苞,等花開了我要多拍幾張照片……”次旺頓珠一邊耐心地侍弄著客廳的綠植花卉,一邊跟妻子措姆說。
49歲的次旺頓珠是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崗巴鎮吉汝村村民,拍照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他多年的習(xi) 慣。手機裏的幾百張照片、客廳裏的4個(ge) 大相框,無不訴說著他家近年來的變化。翻看著一張張照片,次旺頓珠感慨地說:“這些照片見證了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的生活比蜜還要甜。”
“這是老房子的照片,當時是人畜混居,環境很差。”次旺頓珠說。2015年,次旺頓珠修建了現在4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二樓用來生活起居,一樓則開辦了商店和茶館。
建好房子後的第二年,次旺頓珠在家裏搭設了玻璃陽光房,即使在冬季,陽光房裏也暖意十足。有了溫暖的陽光房,次旺頓珠還給家裏添置了花卉綠植,一度成為(wei) 這個(ge) 山村裏的稀奇事,因為(wei) 在海拔5050米的吉汝村,之前能看到的植物隻有向陽坡地上矮矮的草。
如今在吉汝村,家家戶戶都搭起了陽光房,擺上了多姿多彩的花草,羊卻不見了蹤影。次旺頓珠說:“2019年村裏成立了崗巴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大家夥(huo) 兒(er) 都把羊托管給了合作社集中飼養(yang) ,由專(zhuan) 人照料。”合作社的成立騰出了更多的勞動力,也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隨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收入的提高,次旺頓珠家商店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從(cong) 最初的磚茶、肥皂、鞋帽簡單的幾樣日用品到如今市麵上流行什麽(me) 就進購銷售什麽(me) ,次旺頓珠家商店貨架上的貨物種類也越來越豐(feng) 富了。“早幾年,到日喀則進一趟貨路途花費的時間久,就隻進一些易保存的貨品。如今,大家購買(mai) 能力強了,我進購的貨品種類就多了,副食百貨基本上都涵蓋了。交通方便了,我有時還會(hui) 坐上火車去拉薩選購一些時興(xing) 的貨物回來。”次旺頓珠說,去年,他的家庭收入達到10多萬(wan) 元。
住房環境改善了,收入水平提高了,就連最讓次旺頓珠擔心的兩(liang) 個(ge) 女兒(er) 的工作也有了著落:大女兒(er) 次仁普赤大學畢業(ye) 後進入了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成了一名業(ye) 務員。小女兒(er) 白瑪德吉也通過了培訓,成為(wei) 吉汝村的一名村醫。
“作為(wei) 村醫,我們(men) 會(hui) 在村裏定期開展體(ti) 檢、健康谘詢,還會(hui) 為(wei) 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醫送藥上門服務。”白瑪德吉說,現在黨(dang) 和政府為(wei) 農(nong) 牧民提供了完善的醫療保障,村裏所有人都參加了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包蟲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還能得到免費治療。村民們(men) 再也不會(hui)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沒了後顧之憂。
次旺頓珠不僅(jin) 經營好了自家的日子,今年他還成為(wei) 村委會(hui) 主任,開始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好日子謀劃。“我自己生活好了不算什麽(me) ,大家一起好才是真的好。”次旺頓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