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從“撿牛糞”到天然氣進萬家
“日子過得真快啊,轉眼西藏和平解放已經70年了,我們(men) 的日子真是越來越好啊。”藏族老阿媽格桑德慶日前向記者講述西藏變化時開心地說道。
“那時候,我們(men) 在山南住的都是平房,做飯燒水都是用牛糞,白天還得去撿牛糞,背回家儲(chu) 存、風幹後才能使用。”格桑德慶說,“用牛糞取暖做飯,一年也洗不了幾次澡”。
資料圖:圖為(wei) 進入西藏玉麥前,途徑海拔約5000米的恰拉山風光。 江飛波 攝
為(wei) 支持西藏經濟發展,改善西藏民眾(zhong) 的燃料結構,2010年3月,中國石油以青海油田澀北氣田為(wei) 氣源地,啟動“氣化西藏”工程。2011年10月世界海拔最高的拉薩天然氣站建成投產(chan) ,青海油田當年可向拉薩市區供氣3000萬(wan) 立方米,結束了拉薩市作為(wei) 中國省(區、市)首府唯一沒有使用天然氣的曆史,是繼青藏鐵路、電力線路後的又一條“天路”。
據拉薩天然氣站站長劉小勇介紹,為(wei) 滿足青藏高原“日光城”拉薩市用氣量快速增長,2018年對拉薩天然氣站進行擴能建設,2019年9月15日順利投產(chan) 運行,氣化能力由15萬(wan) 立方米每日提升到35萬(wan) 立方米每日,液化天然氣的儲(chu) 備由2000立方米擴能到2900立方米,給周邊工廠和拉薩民眾(zhong) 提供了高效、清潔、經濟的新能源。
2017年,格桑德慶女婿的工作越來越穩定,她便跟著女兒(er) 、女婿從(cong) 山南老家搬到了拉薩市,住上了樓房,用上了自來水、天然氣。
“現在天然氣可以隨時使用,還可以隨時在家裏洗熱水澡了,十分方便。”格桑德慶說。
居住在拉薩城區的朵有義(yi) 也深刻感受到拉薩城區的巨大變化。六年前,為(wei) 了賺錢養(yang) 家,朵有義(yi) 和妻子一同從(cong) 青海來到拉薩打工。
“記得剛來拉薩時,我打工的飯館還沒接通天然氣,我們(men) 廚師都是用煤氣做飯,用氣時要隨時關(guan) 注罐中氣量,做到一半沒氣了還要換煤氣罐,還得經常去灌氣。”朵有義(yi) 向記者回憶,自從(cong) 天然氣接通後,火力猛了,也解除了灶前擺煤氣罐的困擾,節省空間。
劉小勇說,2020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銷售青海分公司還在拉薩市開發區加氣站增加一台LNG加液機,開創了西藏自治區重卡使用清潔能源的先河,這也是西藏建成投用的第一座高海拔LNG加注站,標誌著西藏在車用LNG發展方麵進入一個(ge) 新的階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有了天然氣,真是大大縮短了一日三餐時間,而且隨時都有熱水可以洗澡,也給我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hui) ,以前我在小餐館打工,又髒又累,現在在天然氣站上班,工作輕鬆穩定。”27歲的藏族青年次旦卓瑪說。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銷售青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趙舉(ju) 表示,“拉薩天然氣站至今投產(chan) 已10年,已供氣2.7億(yi) 立方米,已代替約40萬(wan) 噸煤,減少約110萬(wan) 噸二氧化碳和粉塵,不僅(jin) 解決(jue) 了拉薩老百姓的取暖問題,還減少了環境汙染。下一步,我們(men) 也會(hui) 根據當地政府的相關(guan) 規劃在西藏其他地市建設天然氣儲(chu) 備庫,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綠色清潔能源帶來的便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天然氣站累計供氣達2.5億立方米 減少109萬噸二氧化碳
“4月15日青海省供暖季正式結束,也標誌著西北五省區的供暖季正式結束。截至15日24時,我們已累計向拉薩供氣達2.5億立方米,全力保障了拉薩民眾用氣需求。”[詳細] -
西藏拉薩市完成第一個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
今年11月,拉薩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又完成一項清潔能源工程——太陽能供熱。據了解,該項目是拉薩市第一個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詳細] -
西藏拉薩市液化天然氣儲備量達160萬立方米
進入集中供暖季近一個月了,拉薩居民日用氣量會隨著天氣的不斷變冷而激增。據悉,居民日均用氣量從11月4日的8萬立方米,增長到目前的日均用氣量28萬立方米,日均用氣量增長了3倍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