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優一先典型】強黨建 促增收 富百姓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瓊林村黨支部

發布時間: 2021-08-23 09:43:00 來源: 人民日報

  “有黨(dang) 支部帶著我們(men) ,做啥都放心!”瓊林村72歲的珞巴族村民亞(ya) 加談起村黨(dang) 支部,言語裏滿是自豪。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xiang) 瓊林村,是珞巴族聚居的邊境村。近年來,瓊林村黨(dang) 支部始終聚焦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圍繞黨(dang) 建強邊、產(chan) 業(ye) 富民,團結帶領黨(dang) 員群眾(zhong) 自覺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讓黨(dang) 旗在邊境一線高高飄揚。

  脫貧致富

  “舊西藏,我們(men) 珞巴族不被允許到平地來生活,隻能住在山裏,吃不飽穿不暖,連像樣的鞋子和衣服都沒有。直到從(cong) 山上搬下來,日子才一天天好起來。”已有50年黨(dang) 齡的亞(ya) 加一邊回憶一邊向記者訴說,“在黨(dang) 的帶領下,我們(men) 珞巴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

  米林縣委組織部部長許登順介紹,瓊林村是一個(ge) 邊境村,實施整村搬遷以來,先後投資7500萬(wan) 元,共搬遷群眾(zhong) 60戶263人。

  “黨(dang) 和政府讓我們(men) 住進了新房子,看病、上學都有保障。給了這麽(me) 好的政策,我們(men) 更應該努力奮鬥,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瓊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達娃說,為(wei) 讓群眾(zhong) 徹底擺脫貧困,黨(dang) 支部積極引導群眾(zhong) 投身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在當地的南伊溝景區設立4個(ge) 特色旅遊產(chan) 品售賣小組,5年為(wei) 全村累計增收超50萬(wan) 元;依托南伊溝靈芝、七葉一枝花等名貴藥材和多種野生菌類等林下資源,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穩定增收。

  2020年,瓊林村經濟總收入達550萬(wan)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萬(wan) 元。如今,瓊林村家家戶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吃上了生態旅遊飯,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這幾年,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致富不忘共產(chan) 黨(dang) ,咱們(men) 珞巴人民一心向黨(dang)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達娃說。

  巡山守邊

  走進南伊溝最深處的天邊牧場,一座以“建我瓊林,固我國門”為(wei) 主題的紅色小牧屋格外醒目。過去,這裏是珞巴族群眾(zhong) 遊獵的住所,現在是群眾(zhong) 巡邊放牧的“驛站”。

  老黨(dang) 員達約在巡邊放牧路上堅守了34年。他每到一個(ge) 山頂,都用鵝卵石拚出醒目的“中國”二字。“近年來,群眾(zhong) 的愛國守邊意識越來越強,向達約學習(xi) 的人也越來越多。”達娃說,我們(men) 要堅決(jue) 守護國家領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黨(dang) 恩、護家園。如今,更多的瓊林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參與(yu) 到固邊守邊中,頂風雨、越雪山、涉激流、住石洞,用腳步丈量國土,以實際行動守護國土。

  “黨(dang) 員必須起好帶頭作用,老百姓看得見。”達娃說。2011年,達娃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後,組織黨(dang) 員走村入戶慰問困難群眾(zhong) ,定期給孤寡老人家搞衛生。“我覺得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群眾(zhong) 更容易接受。現在村民有事就喜歡找黨(dang) 支部拿主意,找我們(men) 黨(dang) 員幫忙。”達娃高興(xing) 地說,現在村裏每年遞交入黨(dang) 申請書(shu) 的村民越來越多,大家都覺得入黨(dang) 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情。

  現在的瓊林新村,家家戶戶都會(hui) 放置國旗,每位村民都把自己當作神聖國土的守護者,自發承擔起巡山守邊的責任。

  結對共建

  “在合作社剛成立的時候,駐地部隊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織布機、毛線短缺問題,還聘請了老一輩織布技藝傳(chuan) 承人手把手教我們(men) 織布技巧,對我們(men) 的幫助太大了!”亞(ya) 夏說。

  亞(ya) 夏是土生土長的瓊林村人,2014年起,她組織村裏10名婦女用3年時間學習(xi) 珞巴織布技能,在自家辦起了“珞巴織布農(nong) 牧民合作社”,帶動全村38名婦女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2020年,瓊林村黨(dang) 支部在駐地部隊幫助下,獲得110萬(wan) 元扶持資金,建起新的織布工坊,增加織布設備,保護傳(chuan) 承珞巴織布傳(chuan) 統手工藝。

  近年來,瓊林村黨(dang) 支部與(yu) 駐地部隊創新開展“五共五固”結對共建活動,對全村32個(ge) 小牧屋進行改造提升,把原來的木質國旗杆更換為(wei) 不鏽鋼國旗杆,配備桌椅、藥箱、雨衣雨鞋、手電筒等,將黨(dang) 員分組編入4個(ge) 小牧屋黨(dang) 小組,推進黨(dang) 的建設更好發展。

  同時,軍(jun) 地黨(dang) 支部還簽訂共建協議,打造軍(jun) 地“黨(dang) 群之家”,開展“共升一麵旗、共唱一首歌、共守一方疆土”等主題黨(dang) 日活動,推動黨(dang) 建資源共享、軍(jun) 地黨(dang) 員互動。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