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雪拉藏紙:承載千年墨香

發布時間: 2021-08-26 08:58: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西藏雪拉藏紙:承載千年墨香
在拉薩市尼木縣,手藝人正在加工雪拉藏紙。冉文娟 攝

  “雪拉藏紙,遇水不化、千年不腐……”在西藏,人們(men) 提起雪拉藏紙時總會(hui) 忍不住稱讚。

  在拉薩市尼木縣,雪拉藏紙以其獨特的技藝和品質被列為(wei) 西藏三大藏紙之一,已有1300多年曆史。曆經時間洗禮,雪拉藏紙製作技藝在一代代手藝人中薪火相傳(chuan) ,承載著千年墨香。


在拉薩市尼木縣,手藝人正在加工雪拉藏紙。冉文娟 攝

  在尼木縣雪拉村,年過七旬的次仁多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雪拉藏紙傳(chuan) 承人。自16歲學習(xi) 造紙技藝開始,他用一生光陰守護並發揚著這項古老技藝。

  次仁多傑向記者介紹,雪拉藏紙之所以經久耐用,其秘訣之一在於(yu) 特殊的原材料——“狼毒草”。這種生長於(yu) 草原和高山草甸的植物,采集後經過泡洗、搗碎、去皮、撕料、煮料、捶打、打漿、澆造、晾幹、揭紙以及砑光等步驟,變成了供書(shu) 寫(xie) 的紙張。

  狼毒草汁液中含有毒性,造就了雪拉藏紙蟲不蛀、鼠不咬、不腐爛的特性。而其獨特的製作工藝也讓雪拉紙張具有不變色、不易撕破、入水不爛、疊後不留折紋等特性。在一張張柔韌、輕巧的雪拉藏紙上,西藏千百年來卷帙浩繁的經文與(yu) 典籍得以躲過歲月的侵襲,流傳(chuan) 於(yu) 世,曆久彌新。


由雪拉藏紙製作的筆記本、書(shu) 簽等工藝品。冉文娟 攝

  20世紀80年代,受新型紙張衝(chong) 擊、生產(chan) 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雪拉村村民許多都選擇外出打工,次仁多傑也一度轉行做了木匠、倉(cang) 庫管理員。但隨著當地經濟發展和政府部門對傳(chuan) 統技藝的重視扶持,雪拉藏紙技藝逐漸重現光彩。

  2011年,在政府扶持下,次仁多傑成立了藏紙廠,造紙地點從(cong) 雪拉村轉移到了尼木縣城。近來,隨著旅遊業(ye) 不斷繁榮,次仁多傑在傳(chuan) 統製作技藝基礎上,創新研發出多樣化的藏紙文創產(chan) 品。

  他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裝飾紙,這種紙分為(wei) 兩(liang) 層,中間夾著鮮花、樹葉、青草等自然植物。紙張別具一格,受到遊客的喜愛。而曾經主要作為(wei) 佛經印刷使用的雪拉藏紙,現在也被製作成藏紙燈籠,藏紙筆記本等工藝品。

  在次仁多傑家,父子三人現在都成為(wei) 了雪拉藏紙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在次仁多傑看來,這不僅(jin) 是祖輩傳(chuan) 下來的手藝,更代表著獨特的藏文化,期望有更多年輕人學習(xi) 、傳(chuan) 承這項技藝。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故事|做一張藏紙

    歲的次仁多傑,自小對於藏紙的製作耳濡目染。2009年,次仁多傑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詳細]
  • 含牛奶、小麥澱粉這不是蛋糕,是古藏紙

    借助多種先進的科技手段,我們首次識別了古代藏紙中瑞香狼毒纖維的生物標記物,並利用此方法鑒定此次研究的古代藏紙以瑞香狼毒為原料,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以瑞香狼毒為原料的藏紙。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