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保護優(you) 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守護好這裏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在西藏視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一站就來到尼洋河畔,看的是生態環境、談的是綠色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牢記殷殷重托,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時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持續在西藏生態環境係統廣大黨(dang) 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時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既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為(wei) 新征程上西藏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前進方向,為(wei) 新起點上西藏打造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注入了強勁動力。
“生態環境係統幹部職工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從(cong) 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到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是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對我們(men) 的期望重托,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重大職責和光榮使命。”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就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持保護優(you) 先、建設並重,堅守生態安全底線,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yu) 富民利民的關(guan) 係,在推進生態文明與(yu) 美麗(li) 西藏建設、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方麵實行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舉(ju) 措,西藏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之外,再加上一個(ge) ‘冰’字,體(ti) 現了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特殊針對性。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第一站就來到尼洋河畔,考察雅魯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情況,我們(men) 將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完成尼洋河治理工作。”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經理劉典鍾表示。
目前,西藏生態係統整體(ti) 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態環境權益不斷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時,通過探索生態環境轉換路徑,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美了家園、富了口袋,保護生態、愛護家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增強。
隆子縣珞巴特色綠化生態苗圃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苗圃基地的次仁多布傑說:“把家鄉(xiang) 建設得漂亮是好事,我要讓苗圃基地發展得更好。”他的苗圃帶動了3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men) 想通過‘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的建立,來調動村民主動參與(yu) 垃圾分類、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工作人員益西曲珍說。
高原增添一抹綠色,群眾(zhong) 增加幾分收入。截至2020年,中央和自治區已累計投入121.5億(yi) 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係統治理及“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環保工程。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全區經濟增長的引擎,成為(wei) 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近年來,西藏始終在推進全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堅持以“生態”理念謀發展,用“生態”發展興(xing) 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高原生物、特色工業(ye) 、清潔能源、現代服務、邊貿物流、高新數字等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行走在遼闊的雪域,湖泊澄淨、森林茂密、雪山巍峨、牧場廣闊,美麗(li) 西藏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目前,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認真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時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保護、有所作為(wei) ,切實將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轉化為(wei) 建設美麗(li) 西藏、築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生動實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