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十三五”西藏農業農村:繪就業旺村美民富新畫卷

發布時間: 2021-09-15 09:0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初秋時節,俯瞰高原大地,一個(ge) 個(ge) 紅彤彤、沉甸甸的蘋果掛滿枝頭,一輛輛收割機、拖拉機在金黃的青稞田裏穿動,一群群牛羊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草,一件件優(you) 質特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往區內(nei) 外……

  “十三五”期間,西藏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持續深化農(nong) 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全力以赴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保持了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穩中有進、農(nong) 牧區治理能力不斷提升、農(nong) 牧民收入增長勢頭強勁的良好發展態勢,農(nong) 牧民臉上個(ge) 個(ge) 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發展活力更足

  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當鄉(xiang) 龍桑村村民旦增,這幾年把青稞都賣到了家門口的德琴陽光莊園有限公司。這家龍頭企業(ye) 通過“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年青稞加工產(chan) 量在10萬(wan) 噸以上,帶動周邊種植戶實現增收4000多萬(wan) 元。

  “十三五”期間,西藏大力發展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形成以青稞、犛牛、藏豬、藏羊、奶業(ye) 、蔬菜、飼草七大產(chan) 業(ye) 為(wei) 重點的“7+N”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建立以10個(ge) 高原特色生物產(chan) 業(ye) 基地為(wei) 主的國家重要高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累計創建4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1個(ge) 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5個(ge) 全國特色優(you) 勢產(chan) 區,龍頭企業(ye) 、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分別達到162家、13475家,比2015年增長65%、1.9倍,龍頭企業(ye) 和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均較2015年實現翻番。同時,西藏大力推進農(nong) 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1+6”農(nong) 村改革試驗區工作和農(nong) 墾國有農(nong) 場改革工作等,並不斷提升農(nong) 牧業(ye) 設施裝備科技水平。

  為(wei) 牢牢穩住農(nong) 牧業(ye) 基本盤,“十三五”期間西藏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200.08萬(wan) 畝(mu) ,年均推廣農(nong) 作物良種200萬(wan) 畝(mu) 以上,糧食產(chan) 量連續6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蔬菜年產(chan) 量達到100.03萬(wan) 噸,蔬菜夏季主要城鎮自給率達到85%以上;累計推廣牲畜良種510萬(wan) 頭(隻),建成優(you) 質人工飼草基地135萬(wan) 畝(mu) ,超額完成草原圍欄前三年1000萬(wan) 畝(mu) 的年度任務;肉奶產(chan) 量達到101.51萬(wan) 噸,肉奶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國前列。

  鄉(xiang) 村環境更優(you)

  走在拉薩近郊的達東(dong) 村,錯落有致的農(nong) 家小院,寬闊幹淨的道路,每家每戶門旁擺放的連體(ti) 式可分類垃圾桶,樹木繁多,流水潺潺,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模樣一覽無餘(yu) 。

  達東(dong) 村是西藏鄉(xiang) 村人居環境極大改善的一個(ge) 縮影。“十三五”期間,西藏全麵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使74個(ge) 縣(區)人居環境全部達標,超六成縣(區)被評為(wei) 良好和優(you) 秀。同時,深入開展“四清兩(liang) 改”村莊清潔行動,累計改造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27萬(wan) 座;認定120個(ge) 美麗(li) 宜居示範村,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建立健全村莊保潔機製,4013個(ge) 村莊擁有保潔員33250名;90%以上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農(nong) 牧民良好衛生生活習(xi) 慣逐步養(yang) 成。

  “小時候,村裏隻有坑坑窪窪的土路,房屋大多是土坯房。如今,一切都變樣了。”26歲的拉姆大學畢業(ye) 後當了導遊,“村裏環境越來越美,來這裏遊玩的客人也越來越多了。”

  百姓獲得感更強

  現代化機械耕種模式在高原越來越普及,這讓過去天天被“拴”在土地上的群眾(zhong) 有了更多選擇。“我有更多的時間去打工,發展副業(ye) ,多掙點錢,讓日子由小康到富裕。”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群眾(zhong) 普紮說。

  “十三五”期間,西藏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突發新冠疫情的影響,推動出台了一係列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的舉(ju) 措,保持了全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態勢,2020年達到14598元,同比增長12.7%,連續18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連續6年保持全國增速第一,順利完成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的目標。

  同時,西藏還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扶貧工作格局和機製,加快發展扶貧產(chan) 業(ye) ,累計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3055個(ge) ,落實各類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464.5億(yi) 元。通過產(chan) 業(ye) 扶貧直接帶動23.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前一年實現脫貧,85%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受益,產(chan) 業(ye) 扶貧成果惠及廣大農(nong) 牧民,西藏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農(nong) 牧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十三五”期間,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了新成就,農(nong) 村麵貌發生新變化,農(nong) 牧民生活邁上了新起點,業(ye) 旺村美民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畫卷正徐徐鋪開。踏上新征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正以昂揚的姿態,腳踏實地苦幹實幹,譜寫(xie) 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嶄新篇章。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