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山南千年紡織工藝的蝶變之路

發布時間: 2021-09-17 08:45: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9月的山南秋高氣爽,雅礱河穀上空飄著雲(yun) 朵,空氣中彌漫著青稞的香味,“澤帖爾”非遺紡織如一條潔白的哈達,串聯起燦若星河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記憶,穿越千年在新時代重現新姿。

  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將漢民族先進的紡織工藝帶入西藏,後融入藏族傳(chuan) 統氆氌紡織技術,形成獨具特色的“澤帖爾”紡織技藝,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

  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西藏自治區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巴桑介紹,“澤帖爾”是山南市澤當鎮獨有的絨毛嘩嘰紡織產(chan) 品。在西藏和平解放前,“澤帖爾”是曆代高僧大德及達官貴人用來製作服飾的專(zhuan) 用貢品麵料。“‘澤帖爾’源於(yu) 民間,更希望回歸到普通民眾(zhong) 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因工藝複雜、生產(chan) 難度大等,“澤帖爾”紡織技藝曾一度瀕臨(lin) 滅絕。2008年,巴桑組織7名農(nong) 民成立了乃東(dong) 區民族嘩嘰手工編織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簡稱合作社),對“澤帖爾”的原材料、染色、紡織等工藝進行深度挖掘和創新改進,讓這一古老技藝“起死回生”。

  “曾經隻是聽說過‘澤帖爾’,而且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紡織技藝,卻沒有見過產(chan) 品。”巴桑告訴記者,為(wei) 了讓更多人了解和穿上“澤帖爾”,他在前期挖掘考究的基礎上,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生產(chan) 模式,讓“澤帖爾”逐步走進人們(men) 的視野。

  合作社坐落於(yu) 山南市經濟開發區,是集設計生產(chan) 、加工銷售、工藝傳(chuan) 承、幫扶助困於(yu) 一體(ti) 的精準扶貧產(chan) 業(ye) 基地。

  2016年,山南市乃東(dong) 區將合作社納入“十三五”精準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整合各類資金2552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企業(ye) 自籌298萬(wan) 元,新建廠區、擴大規模、拓展銷售。

  合作社以“澤帖爾”為(wei) 商標,積極創新發展、拓展合作渠道。2013年與(yu) 北京朗姿集團合作成立了西藏嘩嘰服飾有限公司,“澤帖爾”產(chan) 品逐步走出西藏,其商標連續4年獲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商標金獎。

  巴桑告訴記者,2020年,合作社總產(chan) 值達860萬(wan) 元,實現利潤240餘(yu) 萬(wan) 元,穩定就業(ye) 132人,人均增收3.2萬(wan) 元,同時帶動周邊400餘(yu) 人就近就業(ye) ,“澤帖爾”也於(yu) 2021年5月被評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9月13日,2021雅礱文化旅遊節開幕,由“澤帖爾”麵料主打的“雅魯藏布”現代藏裝服飾秀,登上雅礱河畔的現代舞台,這也是該係列服飾在西藏的首次發布。70多套服飾及配飾,從(cong) 多角度闡述了山南市服飾的深刻內(nei) 涵,成為(wei) 該市紡織非遺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的又一次源起。

  “‘澤帖爾’紡織技藝在西藏發展與(yu) 傳(chuan) 承,是其他省市先進的紡織工藝與(yu) 藏民族傳(chuan) 統氆氌紡織技術相融合的精品。”巴桑感言,產(chan) 品將民族特色和時尚元素相融合,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青睞。

  “山南市地處雅魯藏布江中下遊,是藏族文化的發源地,非遺資源豐(feng) 富,特色鮮明。”山南市文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司剛存介紹,山南市擁有國家級紡織服飾非遺傳(chuan) 統技藝3項,自治區級4項,市縣級5項,“這些傳(chuan) 統技藝都有1000多年曆史。”

  司剛存稱,山南乃東(dong) 區澤帖爾、紮囊縣氆氌、貢嘎縣傑德秀邦典、措美縣紮紮服飾、隆子縣珞巴服飾等,在西藏自治區及周邊享有盛譽,非遺文化煥發生機。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