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工作紀實:小康夢圓新時代 幸福生活再出發
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代表黨(dang) 和人民的莊嚴(yan) 宣告,還在耳旁回蕩。
在約占中國國土總麵積的八分之一的西藏,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的喜悅,洋溢在人們(men) 臉上。“小康”,這個(ge) 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美好夢想,第一次成為(wei) 這片土地各族人民的真實日子。
截至2019年底,全區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降為(wei) 零,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條件明顯改善,“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全麵實現。據第三方評估,西藏脫貧攻堅群眾(zhong) 滿意度達99%以上。
西藏大學教授圖登克珠說:“60多年前,在黨(dang) 的領導下,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得解放。今天,在黨(dang) 的領導下,困擾西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基本消除,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跡,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
擺脫貧困,黨(dang) 的關(guan) 懷和支持是關(guan) 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重要使命。
哈魯崗村位於(yu) 山南市乃東(dong) 區頗章鄉(xiang) 。舊社會(hui) ,因大多數村民以乞討為(wei) 生,被人稱為(wei) “乞丐村”。
西藏和平解放後,在黨(dang) 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哈魯崗村舊時的泥濘路、土坯房被水泥路、藏式新居所取代;村集體(ti) 經濟從(cong) 無到有、發展壯大,村中貧困人口數量持續減少、收入不斷增加,實現了全麵小康。
“轉變觀念、勤勞致富是全村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這些背後,離不開黨(dang) 的利民惠民政策。”見證了村中變遷的洛桑堅才告訴記者,2012年以來,是村裏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水磨糌粑加工、土地流轉、參與(yu) 種植產(chan) 業(ye) 發展等,為(wei) 村民帶來了穩定且豐(feng) 厚的收入。
放眼西藏,像哈魯崗村一樣蝶變的例子,還有很多。
沒有民族地區的全麵小康和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全麵小康和現代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總書(shu) 記發表一係列重要講話、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對西藏脫貧攻堅給予了巨大支持和特殊關(guan) 懷,為(wei) 西藏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動力。
國家連續5年召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hui) 議,創新開展“央企助力富民興(xing) 藏”等活動,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麵都給予西藏重點照顧、特殊傾(qing) 斜。
從(cong) 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guan) 及中央企業(ye) 分9批選派9682名優(you) 秀幹部援藏,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
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央政府在“十三五”期間已累計向西藏投資3136億(yi) 元,超出規劃投資額17.3%,包括電力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內(nei) 的一大批重點項目,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逐夢小康,雪域高原碩果累累
走進自治區脫貧振興(xing) 成果展,牆上掛著的各族群眾(zhong) 笑臉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各族脫貧群眾(zhong) 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目標,大力實施“五個(ge) 一批”工程,以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guan) 係”為(wei) 工作方法,多措並舉(ju) 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雪域高原捷報頻出,碩果累累——
2016年以來,累計整合涉農(nong) 資金753.8億(yi) 元用於(yu) 脫貧攻堅;累計投入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466億(yi) 元,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3037個(ge) ,直接帶動23.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受益群眾(zhong) 超過84萬(wan) 。
965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點)全部竣工,26.6萬(wan) 人全部自願搬遷到了海拔較低、適宜生產(chan) 生活的地區,實現了穩得住、有就業(ye) ,逐步能致富。
將11.4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社會(hui) 救助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保持在90%以上;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17.63萬(wan) 人次,轉移就業(ye) 34.05萬(wan) 人次。
2012年起,連續9批選派幹部19.33萬(wan) 人次開展駐村幫扶,為(wei) 貧困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和貧困戶轉移就業(ye) 等提供一對一幫助。
大力推進興(xing) 邊富民,實施“水電路訊網、教科文衛保”十項提升工程,集中力量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打通了解決(jue)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公裏”。
……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從(cong) 脫貧攻堅的偉(wei) 大實踐中,切身感受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感受到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更加自覺地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幸福生活再出發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站在全麵小康的基石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
在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村“兩(liang) 委”班子、駐村工作隊正積極謀劃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
駐村工作隊隊長達珍說:“我們(men) 正在整合思路,通過探索推出精品民宿、文創產(chan) 品等,完善‘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全產(chan) 業(ye) 要素,推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更高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
為(wei) 服務好日喀則農(nong) 牧區人才振興(xing) 工作,桑珠孜區建立了西藏首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院。今年4月,在學院開班儀(yi) 式上,學員次仁羅布分享了去青島參加“雙創+電子商務”培訓的感受。“我會(hui) 用學習(xi) 到的知識,服務家鄉(xiang) 建設。”他說。
據介紹,根據黨(dang) 中央部署,西藏積極推動“三農(nong) ”工作重心曆史性轉移,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認真落實74個(ge) 縣區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政策,提升脫貧地區整體(ti) 發展水平,推進脫貧地區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位推動下,各市地紛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出實招,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開新局,目前,已脫貧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wan) 元,脫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
從(cong) “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到“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站在新起點上,西藏正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同全國一道,意氣風發地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丨脫貧攻堅全麵勝利 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西藏的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鄉村振興有序實施。西藏曾經是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詳細] -
西藏拉薩市實現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平穩有序轉型
西藏拉薩市44162人脫貧,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動態清零,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截至2020年,建檔立卡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3741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5.0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