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餡是奶渣做的,酸酸甜甜很好吃。”中秋節前夕,72歲的卡作嚼著藏式月餅,笑容從(cong) 道道皺紋中流露出來。
卡作生活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特困集中供養(yang) 中心,102位孤寡老人在這裏安度晚年。
日前,供養(yang) 中心為(wei) 老人們(men) 舉(ju) 辦了一次中秋慶祝活動。老人們(men) 身著各色藏裝,有的互相攙扶,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在輪椅上被推入禮堂,精心布置的禮堂裏充滿歡聲笑語,每張餐桌上都擺滿了水果和飲料。卡作身穿藍色藏袍,和其他老人們(men) 一邊品嚐美食,一邊觀看節目。去年年底,卡作剛剛走進供養(yang) 中心時,還有些擔心,“供養(yang) 中心的人我都不認識,哪有村子裏朋友多。”
抱著先體(ti) 驗一下的心態,卡作住進供養(yang) 中心。然而,他一住進來就再也不想走了,這裏的幸福生活超出想象,“吃、穿、住都不愁,工作人員更像子女一般照顧我們(men) 。”
護理員曲尼桑姆在供養(yang) 中心工作5年了,她對老人的身體(ti) 狀況和生活習(xi) 慣了如指掌。曲尼桑姆說,平時供養(yang) 中心實行24小時陪護,他們(men) 與(yu) 老人形影不離、無話不談。老人們(men) 都說:“即使有兒(er) 有女,也不一定能像他們(men) 一樣天天陪著。”
“每逢過節,供養(yang) 中心就會(hui) 為(wei) 老人們(men) 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想辦法讓他們(men) 的生活更豐(feng) 富。”墨竹工卡縣民政局五保供養(yang) 中心主任次旺朗傑說。
除了無微不至的關(guan) 愛,新科技也在為(wei) 老人們(men) 的健康保駕護航。今年,新式智慧養(yang) 老床在供養(yang) 中心投入使用。
次旺朗傑介紹,老人們(men) 平時在床上休息時間長,通過床上的監測係統,他們(men) 的體(ti) 溫、血壓、心率等身體(ti) 指標,可以實時傳(chuan) 送到護理人員房間的終端,方便隨時監護。
墨竹工卡縣率先在拉薩市探索智慧養(yang) 老,讓創新護理普及到有需要的每家每戶。墨竹工卡縣民政局副局長索朗白瑪說,墨竹工卡縣有4470餘(yu) 位60歲以上的老人,約占全縣人口總數的9%,科學養(yang) 老逐漸深入人心,也成為(wei) 政府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累計投入資金近30億(yi) 元,在西藏建立80個(ge) 特困集中供養(yang) 中心,實現有意願特困人員100%集中供養(yang) 。
卡作在供養(yang) 中心生活了快一年。“供養(yang) 中心就是我安度晚年的新家,希望自己可以長壽,多多享受這麽(me) 甜蜜的中秋節。”卡作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