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攀岩隊:沒有“年齡焦慮”

發布時間:2021-09-24 09:19:00來源: 新華社

   “有時候覺得跟老家的朋友沒什麽(me) 共同話題。她們(men) 在我這個(ge) 年紀全都結婚生小孩了。”27歲的白瑪玉珍笑著說,“就我還在攀岩。”

   在十四運會(hui) 攀岩成年組女子兩(liang) 項全能(攀石、難度)項目中,來自西藏攀岩隊的白瑪玉珍摘得銅牌。而決(jue) 賽8名選手裏,一人小她四歲,五人是“00後”,隻有一人與(yu) 她同年出生。甚至連她自己的教練索朗加措,也僅(jin) 僅(jin) 比她大三歲。

   不過,索朗加措卻已經當上西藏攀岩隊主教練五年了。

   “哪個(ge) 省級隊的主教練能讓才二十幾歲的人當?”憶起人生的轉折時刻,索朗加措依舊會(hui) 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我們(men) 領導當時就讓我當了”。

   這是支沒有“年齡焦慮”的攀岩隊,老隊員不怕自己“老”,少帥不擔心自己太年輕。

   他們(men) 隻在乎向上攀登。

   (一)

   “我15歲才開始練攀岩。”白瑪玉珍說,這在“天才少年”“天才少女”頻出的攀岩圈算得上“大齡”,“別的孩子都開始拿成績了,我還在家裏爬樹、放羊呢。”

   白瑪玉珍從(cong) 小就愛爬樹。可能因為(wei) 這一點,當聽說有人來選拔“登山”的人時,還在西藏林芝市上初三的她很是向往。

   “西藏的登山很厲害嘛,我那時還以為(wei) 是挑人去登珠穆朗瑪峰呢。”她說。

   但當第一次看見岩壁上的師兄師姐,她才知道:原來攀岩和登山不是一回事。不過,她也一下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飛簷走壁的,帥!”

   白瑪玉珍進隊時,西藏攀岩隊組建剛三年,在江西應用技術職業(ye) 學院開展訓練。她師從(cong) 帶出過鍾齊鑫、李春華等世界冠軍(jun) 的攀岩名師丁承亮。但2014年,丁教練去世,西藏隊一度處於(yu) 無人引領的狀態。

   此時,隊內(nei) 大師兄索朗加措撐起了隊伍。丁承亮去世後,年僅(jin) 23歲的他開始身兼教練、運動員。2016年,他正式成為(wei) 主教練。

   “心有不甘嗎?那時是有一些的,我雖然有傷(shang) ,但還能拿全國冠軍(jun) 。可就算我拿了更多冠軍(jun) 有什麽(me) 用?沒人帶,後麵的孩子可能就出不來了。”索朗加措說,西藏的攀岩隊伍是在登山精神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一個(ge) 隊伍應該有一代一代的傳(chuan) 承,而不是隻把一代人做成傳(chuan) 奇。”

   (二)

   少帥上任,準備大展拳腳。“但真不是自己會(hui) 爬就能教隊員的,要去查很多資料。量怎麽(me) 掌握,傷(shang) 了怎麽(me) 恢複,練太多或太少都不行。”索朗加措說。

   好在,西藏體(ti) 育局全力支持這支隊伍。一次,索朗加措申請去日本訓練,局長尼瑪次仁問他:“你會(hui) 英語嗎?”他說不會(hui) 。局長又問:“那你能帶得了隊嗎?”他自信說能。局長竟直接說:“行,那你去吧。”於(yu) 是,他揣上翻譯軟件就領著一隊孩子到了日本,又帶訓練又當大管家。

   “真不知道怎麽(me) 過來的。”索朗加措感慨,這些年,有人離開,有人留下,而白瑪玉珍是一直沒有動搖過的那個(ge) 。

   和許多被挑進運動隊,卻對所練項目懵懵懂懂的小運動員不同,白瑪玉珍說她從(cong) 一開始就享受在岩壁上的感覺。12年如一日,她和隊伍輾轉西藏、江西、北京等地訓練比賽,春節和藏曆新年幾乎沒回過家,旅行箱就是長年的衣櫃。她說自己坐飛機去過很多地方,但今年,藏東(dong) 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拉林鐵路通到了她家門口,自己都還沒回去看過。

   “她不是天賦型運動員,這個(ge) 年紀競技狀態也確實開始下降了,但她是真的熱愛。”索朗加措說。

   2013年全運會(hui) ,白瑪玉珍難度賽排名第四,她下決(jue) 心要拿塊獎牌回來。過去一年,她在備戰中瘦了一圈,因為(wei) 常常壓力大到吃不下飯。來到西安後,她腰傷(shang) 有複發跡象,隱隱作痛,但比賽結束前,她一直都沒敢告訴教練組。

   “可能和其他朋友過的生活確實不一樣,但我從(cong) 來沒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麽(me) 。”白瑪玉珍說,“從(cong) 事體(ti) 育就應該在事業(ye) 上有追求。”

   (三)

   許多攀岩選手都喜歡到頂後的成就感,而白瑪玉珍最喜歡的,是攀爬中接近力竭的那一刻。

   本屆全運會(hui) 的最後一攀,她的體(ti) 能還沒從(cong) 上一攀中完全恢複。知道極限快到了,她反而感覺放開了手腳,“隻想享受這條路線”。第三個(ge) 出場,她很快就超越了前兩(liang) 位選手的攀爬高度。觀眾(zhong) 情緒被調動了起來,但她爬得也越來越艱難。接近終點,她就快要力竭,用已經不流暢的動作掙紮向上,每向上一下都嘶吼一聲……

   “就是最後那個(ge) 地方,是我最喜歡的,快要力竭,但是又使勁地爬。”白瑪玉珍賽後說,“就是在突破極限。”

   離到頂隻差一個(ge) 快掛,她脫落了。

   宣布成績時,白瑪玉珍看到已退役的師姐仁青拉姆在場下衝(chong) 她揮著手,那是2013年亞(ya) 錦賽難度和攀石雙料冠軍(jun) ,她一直以來的榜樣。

   未來,她還沒有停下來的打算。

   回憶起那一刻,索朗加措哭了。他希望有一天,西藏培養(yang) 的運動員能再次讓五星紅旗升起在攀岩國際賽場。隻有說起這件事時,不在乎年齡的少帥開始在乎起了時間。

   “我們(men) 拿過全國冠軍(jun) ,代表祖國拿過亞(ya) 洲冠軍(jun) ,就差世界冠軍(jun) 。我覺得這隻是時間問題。但是,我們(men) 也不想把這個(ge) 時間拉得太長。”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