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狠抓特色產(chan) 業(ye) 、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培育有市場潛力的產(chan) 業(ye) 是關(guan) 鍵。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堅持“產(chan) 業(ye) 立市”原則,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全力打造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大力實施“產(chan) 業(ye) 倍增計劃”,聚焦九大產(chan) 業(ye) 鏈推動產(chan) 業(ye) 項目融合發展,經過不懈努力,產(chan) 業(ye) 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在“十三五”期間形成了較為(wei) 鞏固的“二三一”產(chan) 業(ye) 格局。
農(nong) 牧業(ye) 基礎地位不斷夯實。農(nong) 牧業(ye) 徹底走出靠天吃飯、靠天養(yang) 畜的困局,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培育了“洛紮粉絲(si) ”“隆子黑青稞”“加查核桃”“昌果紅土豆”“浪卡子蘇格綿羊”等一大批具有高原特色的農(nong) 牧業(ye) 品牌和地理標誌產(chan) 品,逐步建成瓊結“菜籃子”基地、紮囊百畝(mu) 車厘子、桑日千畝(mu) 葡萄、浪卡子萬(wan) 隻綿羊等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基地,隆子藏豬養(yang) 殖、貢嘎矮化蘋果種植、紮囊萬(wan) 畝(mu) 藏草種植、宏農(nong) 百萬(wan) 羽智能藏雞產(chan) 業(ye) 園等加緊推進,初具規模。截至“十三五”末,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14.88億(yi) 元,糧食產(chan) 量達到16.51萬(wan) 噸,糧經飼比例不斷優(you) 化,特色農(nong) 業(ye) 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工業(ye) 經濟實現持續增長。截至“十三五”末,山南市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38.51億(yi) 元,以水電、光電為(wei) 主的“藏中清潔能源基地”初具規模,西藏目前最大裝機容量51萬(wan) 千瓦的藏木水電站建成運營,全市電力總裝機達到133.89萬(wan) 千瓦;全市水泥產(chan) 能達到260萬(wan) 噸,天然飲用水產(chan) 能達到65萬(wan) 噸;研發藏醫藥製劑品種394個(ge) ,準字號260個(ge) ;培育民族手工業(ye) 企業(ye) (合作社)193家,發展氆氌、卡墊等13個(ge) 門類100多個(ge) 品種。江南礦業(ye) 、雅礱聖泉、華新水泥、金珠藏藥、錦澤商砼、嘩嘰“澤帖爾”等一批優(you) 勢企業(ye) 、品牌不斷發展壯大,切實構建起了以優(you) 勢礦產(chan) 、清潔能源、建築建材、藏醫藏藥、民族手工業(ye) 等為(wei) 重點的工業(ye) 體(ti) 係。
服務業(ye) 發展加快步伐。山南市著力推進以旅遊業(ye) 為(wei) 重點的第三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藏源文化旅遊基地”基本建成。以雅礱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勒布溝亞(ya) 熱帶精品旅遊區、沿雅江河穀鄉(xiang) 村旅遊帶、羊卓雍錯生態旅遊區、瓊結文化旅遊集群等為(wei) 代表的優(you) 秀旅遊項目蜚聲區內(nei) 外。2020年,山南市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460萬(wan) 人次、實現總收入18.5億(yi) 元,旅遊人數和收入連創新高。商貿物流、金融保險、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業(ye) 態發展迅速,存貸款餘(yu) 額穩步增長,電子商務服務站覆蓋全市各縣區,洛珠眾(zhong) 創空間、帕哲眾(zhong) 創空間等創新創業(ye) 孵化器迅速發展,正逐步成長為(wei) 山南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