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青稞就要能收割了。扯休鄉(xiang) 加瓊村村民旺堆每天都要到田裏溜達一圈,準備迎接豐(feng) 收。
以往這個(ge) 季節,旺堆可沒這麽(me) 清閑,他要忙著準備收割青稞的農(nong) 具,還要修繕用來晾曬青稞的排架。但今年不一樣了,“家裏49.5畝(mu) 地,除了自留的3畝(mu) 地,其餘(yu) 的都托管給了合作社,合作社提供機械化耕、種、收一條龍服務,省時省力還省心。”旺堆說。
旺堆家的土地在日喀則市拉洛灌區內(nei) ,借助拉洛水利樞紐工程的灌溉便利優(you) 勢,這裏被日喀則市確立為(wei) 拉洛現代農(nong) 業(ye) 集中連片種植示範區。依托農(nong) 機合作社,通過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流轉等形式,實現了土地集約、規模利用,變農(nong) 戶分散種植為(wei) 經營主體(ti) 帶動集中連片種植。
“今年,拉洛灌區內(nei) 的21.1萬(wan) 畝(mu) 耕地中,有13.46萬(wan) 畝(mu) 實現了集中連片種植,其中9.76萬(wan) 畝(mu) 由8家農(nong) 機合作社負責實施社會(hui) 化服務作業(ye) 。”日喀則市副市長索那塔傑介紹,通過全力集成一批良種、良技、良法,以及高標準農(nong) 田等項目建設,使灌區內(nei) 耕地農(nong) 機“三項”作業(ye) 率達70%以上,集中連片區域農(nong) 機“三項”作業(ye) 率達100%,科技貢獻率達50%以上,青稞、飼草商品率達40%以上。
土地流轉、托管,實施集中連片種植是日喀則市推進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方麵。為(wei) 促進農(nong) 牧區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規模化經營、現代化發展,日喀則市探索總結出了“畜入圈、地流轉、人培訓、勞轉移”的工作思路。
“‘畜入圈’就是成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群眾(zhong) 以牛羊、草場等入股合作社,進行集約化管理。”索那塔傑說,為(wei) 了發展好畜牧業(ye) ,日喀則市著力創新平台載體(ti) ,加快轉型升級,組建和培育了珠峰農(nong) 投、百亞(ya) 成農(nong) 貿等公司,采取“企業(ye) +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的模式,創新“多個(ge) 渠道進水、一個(ge) 池子蓄水、一個(ge) 龍頭出水”的模式,有效激發了畜牧業(ye) 發展活力。
通過“畜入圈、地流轉”實現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集約化發展後,大量農(nong) 牧區勞動力得到釋放。索那塔傑介紹,為(wei) 更好促進富餘(yu) 勞動力轉移就業(ye) ,近年來,日喀則市先後投入2.1億(yi) 餘(yu) 元,開展就業(ye) 培訓87000多人次,培訓後就業(ye) 率達70%以上,已累計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218.9萬(wan) 人次,創收111.47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