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拉孜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已建設了完備的運行管理機製,組建2000餘(yu) 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力軍(jun) ,成立13個(ge) 專(zhuan) 業(ye) 誌願服務隊伍和2個(ge) 特色誌願服務隊,為(wei) 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使命,發揮了顯著作用。自成立以來,拉孜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合實際所需和群眾(zhong) 生活,勇於(yu) 創新實踐活動,緊盯如何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拉孜縣處處發芽。
“補課”宣講中的溫暖一瞥
有著“堆諧之鄉(xiang) ”美譽的拉孜縣,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wei) 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
走進拉孜縣城,無論是幹淨整潔的街道,還是人們(men) 臉上洋溢的笑容,都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氣息。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拉孜縣本著“一個(ge) 都不能少”的原則,針對各類人群,開展了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讓文明在每個(ge) 人心裏生根發芽。
拉孜群眾(zhong) 歌唱幸福美好生活。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對很多外出務工人員來說,鮮有時間去感受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沒有時間去提升自己。這一切,拉孜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工作人員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通過聽、學、講、解等形式,也讓他們(men) 真切感受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意義(yi) 。
“他們(men) 平時無法參與(yu) 到很多活動中來,為(wei) 此,我們(men) 專(zhuan) 門把大家集中到一起,或者走進工地,為(wei) 他們(men) ‘講’會(hui) 議精神,促精神實質入腦入心;教他們(men) ‘學’健康知識,強化自我防護意識;讓他們(men) ‘聽’勞模故事,增強幹事創業(ye) 精神;為(wei) 他們(men) ‘解’法律疑惑,涵養(yang) 全民法律素質。”拉孜縣縣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景潔介紹。
在拉孜縣,各級宣講員圍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等精神進行全方位宣講,闡述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結合身邊鮮活的故事,通過淺顯易懂的話語,宣講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進一步激發大家團結奮進、共建美麗(li) 和諧家園的幹勁。
一些外出務工人員的衛生健康意識不高,為(wei) 提升他們(men) 自我保護和防護疾病的能力,拉孜縣邀請到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最美人物”、衛生健康誌願者尼瑪次仁,針對生活中常見易見性疾病,做健康基本常識、疾病預防知識宣講,貫徹了愛國衛生運動,落實了疫情防控舉(ju) 措。
“聽”勞模故事是最能調動他們(men) 熱情的一件事兒(er) 。“我們(men) 邀請到了全國勞動模範講述自己艱苦奮鬥的事跡,大家備受鼓舞。”景潔介紹,“此外,法律是很多外出務工人員的知識盲區,但往往他們(men) 更需要這方麵的幫助,為(wei) 增強他們(men) 的法律意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縣法院的法官們(men) 通過集中宣講和‘訂單式法律’服務進行答疑,重點針對的是他們(men) 關(guan) 心的《婚姻法》《勞動法》等,讓他們(men) 懂得了如何正確使用法律武器維護個(ge) 人基本利益。”
誌願服務活動“派單”現場會(hui) 。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為(wei) 外出務工人員“一對一”答疑法律知識。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文化“禮包”裏藏著鄉(xiang) 村致富經
專(zhuan) 題宣傳(chuan) 教育“五下鄉(xiang) ”,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送上文化“大禮包”,也是拉孜縣開展的一項別具特色的工作。
自去年起,為(wei) 了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積極主動融入新生活、適應新環境,拉孜縣委宣傳(chuan) 部組織牽頭,聯合縣“四講四愛”活動辦、縣人民法院、縣人民醫院、縣科技局、縣交警大隊、縣文化旅遊局、縣民間藝術團、縣廣電局,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了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且具有針對性的文化活動。
“活動中,宣講員通過貼近生活,立足身邊講故事,開展了‘易地扶貧搬遷百問百答’有獎知識問答互動活動,現場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熱情高漲,展現出扶貧政策了然於(yu) 胸的學習(xi) 氛圍。”平措卓瑪說,“宣講員還結合實例,從(cong) 人畜用水安全、道路交通改善、通訊網絡發達、看病就醫便利、子女教育就學、科學文明生活等方麵進行了新舊對比,讓大家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的新生活。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不僅(jin) 如此,活動還專(zhuan) 門邀請到了全國勞模、拉孜縣致富帶頭人平拉。平拉通過親(qin) 身經曆,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如何從(cong) 貧困戶變成致富帶頭人的故事。“大家聽了既感動又激動,想要靠自己勤勞雙手奔小康的決(jue) 心和信心更堅定了。”平措卓瑪說到這裏滿臉笑容,“我們(men) 的文化大禮包裏藏著致富經呢。”
慰問群眾(zhong) 。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活動中,拉孜縣民間藝術團獨具特色的拉孜堆諧和文藝演出,為(wei) 群眾(zhong) 帶去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文化盛宴,既滿足了群眾(zhong) 愛看文藝演出的願望,也豐(feng) 富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拉孜縣電影放映隊組織開展的愛國電影放映活動,展現群眾(zhong) 愛黨(dang) 愛國、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此外,文化大禮包裏還有免費送醫送藥、“訂單式”法律上門、交通知識現場講等谘詢服務。景潔說:“做這些,是為(wei) 了給易地扶貧搬遷的群眾(zhong) 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教育服務,貼近生活的各種實踐活動,進一步豐(feng) 富他們(men) 的文化生活,增強大家的認同感和歸宿感,增強搬遷點群眾(zhong) 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引導他們(men) 盡快適應新環境,激發內(nei) 生動力,助推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
幸福生活要“秀”出來
拉孜縣廣大群眾(zhong) 在黨(dang) 的恩情下,用勤勞和智慧創造著美好生活。在平凡的日子裏,他們(men) 的每一個(ge) 表情都在訴說幸福生活,每一個(ge) 場景都在展現小康生活。熱情的拉孜人民,樂(le) 於(yu) “秀”出這些幸福。
幸福是一張張照片。“幸福生活記心中 黨(dang) 的恩情永不忘——拉孜縣開展我身邊的小康網絡曬幸福活動”發起後,引起了不小轟動。一時間,群眾(zhong) 紛紛參與(yu) 到其中。笑臉、今昔生活對比、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運動會(hui) 、和國旗合影……所有幸福快樂(le) 的事兒(er) ,都被定格、分享。“這就是拉孜人民分享幸福的一種方式。”平措卓瑪說。
與(yu) 國旗合影。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拉孜縣群眾(zhong) “秀”身邊的小康。圖片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幸福是一本本慰藉人心的書(shu) 。為(wei) 響應黨(dang) 的號召,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努力學好黨(dang) 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引導廣大群眾(zhong) 提升閱讀興(xing) 趣,創造讀書(shu) 學史的好氛圍,增強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拉孜縣還開展了“浸潤書(shu) 香 共享書(shu) 韻——共慶百年華誕 共創書(shu) 香拉孜”讀書(shu) 、贈書(shu) 活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地不少企業(ye) 深受影響,也紛紛參與(yu) 進來。平措卓瑪說:“這次活動,拉孜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向學校和企業(ye) 捐贈了紅色經典、勵誌文學書(shu) 籍等圖書(shu) ,為(wei) 推動書(shu) 香拉孜、文明城市建設添加磚瓦。而受贈企業(ye) 也自發成立了誌願者服務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er) ,以此來回饋社會(hui) 。”
幸福是那一抹鮮亮的紅色。“穿紅馬甲的,好!”拉孜縣老百姓口中穿紅色馬甲的便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誌願者。在拉孜縣特困集中供養(yang) 中心、易地扶貧搬遷點、縣城各交通主幹道、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見他們(men) 的身影。誌願者們(men) 通過開展紮實有效的係列實踐活動,有效形成了“活動集中搞、宣傳(chuan) 集中做、成效集中顯著”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發揮誌願者優(you) 勢,合力服務在基層的重要作用。“今年以來,我們(men) 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誌願者們(men) 穿著紅色馬甲進家園,開展宣講、環境整治等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說起這些平措卓瑪無比自豪,因為(wei) 她也是紅色馬甲中的一員。
穿紅色馬甲的誌願者維護村容村貌。 圖由拉孜縣宣傳(chuan) 部提供
從(cong) 外出務工人員到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從(cong) 脫貧致富帶頭人到“紅馬甲”,拉孜縣的每一位群眾(zhong) ,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他們(men)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人人參與(yu) 、人人分享,真正做到了讓文明處處發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