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紅色文化教育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發布時間: 2021-11-21 09:32:00 來源: 西藏日報

  “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我把黨(dang) 來比母親(qin) ;母親(qin) 隻生了我的身,黨(dang) 的光輝照我心……”走在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附近,時常能聽到如此清脆的優(you) 美歌聲,這是該校常態化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基因的一個(ge) 縮影。

  創辦於(yu) 1962年的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始終堅持“紮根雪域、姓軍(jun) 為(wei) 軍(jun) 、建設邊疆、鞏固國防”的紅色定位,秉持“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服務,為(wei) 邊疆部隊建設服務”的辦學宗旨,打造紅色校園、開展紅色教育、引領紅色文化,為(wei) 建設邊疆、鞏固國防培養(yang) 了一批批愛黨(dang) 愛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前身是原進藏部隊十八軍(jun) “馬背上的學校”,為(wei) 解決(jue) 進藏部隊官兵子女學習(xi) 問題作出過突出貢獻。為(wei) 賡續紅色文化血脈,學校堅持環境育人,打造以紅色文化為(wei) 主題的校園環境,讓校園裏的每一麵牆、每一個(ge) 樓道、每一個(ge) 物件都“講紅色故事”。

  走進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紅色文化氣息撲麵而來。學校的各類建築命名特色十足,如紅星大禮堂、國華樓、風華樓、齊心書(shu) 屋、紅星廣播站等;學校的顯著位置均懸掛有偉(wei) 人像,以及書(shu) 寫(xie) 著“紅軍(jun) 學校”“恩來班”“雷鋒班”等內(nei) 容的牌匾;教學樓每個(ge) 樓層均布置有以革命文化、新舊西藏對比、大國重器等為(wei) 主題的文化牆;學生活動場地設置有28塊大型宣傳(chuan) 欄,目前展出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第一批精神譜係偉(wei) 大精神”。

  為(wei) 做好紅色文化教育工作,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成立了宣傳(chuan) 教育小組,係統規劃學校紅色文化建設整體(ti) 布局,不斷拓寬紅色文化資源渠道,建設多元化紅色文化平台。學校先後建成校史館、黨(dang) 史館和德育室,還成立了“八一講壇”,麵向本校師生、外校師生、社會(hui) 各界人士和團體(ti) 開放,推動紅色文化走進學生、走向社會(hui) 。2018年,該校被教育部評選為(wei) “全國中小學(紅色)研學實踐基地”。

  此外,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還積極搭建校外平台,與(yu) 西藏軍(jun) 區軍(jun) 史館、自治區博物館、自治區雪監獄、譚冠三紀念園、拉薩市烈士陵園、西藏軍(jun) 區某電抗旅等單位建立聯絡關(guan) 係或實施共建,組織全校師生定期前往參觀學習(xi) ,並定期組織參觀軍(jun) 營,與(yu) 軍(jun) 人共同開展文體(ti) 活動,讓學生們(men) 體(ti) 驗軍(jun) 旅生活。

  通過課程思政、宣傳(chuan) 教育、實踐活動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活動,是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集思廣益,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各學科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堅持以國旗護衛隊、春芽文學社、紅星廣播站等各類社團為(wei) 載體(ti) ,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的紅色文化育人格局。同時,學校通過“八一講壇”、升國旗儀(yi) 式、愛國主義(yi) 電影展播、主題展覽等方式,大力開展紅色文化宣傳(chuan) 教育。

  在注重內(nei) 化於(yu) 心的基礎上,學校堅持教學做合一,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教育,舉(ju) 辦迎國慶校園歌詠大賽、慶祝建黨(dang) 節文藝匯演、紅色經典誦讀、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組織開展研學實踐活動,搭建學校、社會(hui) 、家庭三位一體(ti) 的共育模式,讓學生在親(qin) 身實踐中深刻體(ti) 會(hui) 紅色文化的精髓。同時,學校還鼓勵師生製作充滿正能量的視頻,並將各類影音資料上傳(chuan) 至網站,讓紅色文化傳(chuan) 播得更廣更遠。近年來,由該校師生製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建黨(dang) 100年紀念活動文藝匯演》《花絮》等MV深受師生、家長和社會(hui) 好評。

  得益於(yu) 不懈努力,西藏軍(jun) 區拉薩八一學校育人工作碩果累累,先後被評選為(wei) 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全國少先隊學雷鋒先進集體(ti) 、全軍(jun) 少年兒(er) 童工作先進集體(ti) 、全軍(jun) 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等。站在新起點,學校將繼續打造紅色文化教育特色,把紅色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ang) 更多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