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事關(guan) 全民幸福。多年來,西藏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緊緊圍繞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li) 西藏目標,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穩中有進、持續向好,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綠色底色和成色更加濃厚。
生態文明製度落地見效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社會(hui) 持續發展的基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生態文明製度建設至關(guan) 重要。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把生態作為(wei) “四件大事”之一進行統籌謀劃,更加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定位,出台係列規範性文件和首部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性法規《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製定了《西藏自治區區(中)直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文件。目前,全區生態文明法規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
西藏已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環境監管體(ti) 係,製訂《西藏自治區深化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方案》《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監督執法正麵清單工作方案》,推行監督執法正麵清單,建立職責明確、邊界清晰、行為(wei) 規範、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體(ti) 製。強化生態環境領域監管執法,組織開展礦產(chan) 和水電資源開發、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垃圾焚燒發電等各類專(zhuan) 項行動。
為(wei) 大力推進美麗(li) 西藏建設,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作出了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西藏的決(jue) 定,把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作為(wei)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載體(ti) 。拉薩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阿裏地區以及巴宜區、亞(ya) 東(dong) 縣、當雄縣5個(ge) 市地、3個(ge) 縣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隆子縣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近日,阿裏地區生態環境局聯合地委宣傳(chuan) 部組織開展了以“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打造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為(wei) 主題的“西藏生態文明月”宣傳(chuan) 活動,向幹部群眾(zhong) 發放環保宣傳(chuan) 冊(ce) ,講解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相關(guan) 內(nei) 容。
一直以來,西藏堅持以提升效果為(wei) 目標,多途徑開展生態文明宣傳(chuan) ,不斷強化環保宣傳(chuan) 輿論引導力,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緊扣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西藏加強環境輿情監測、收集,科學評估輿論態勢,緊緊抓住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等公眾(zhong) 關(guan) 注度高的時期,向公眾(zhong) 發布生態環境質量公報,切實增強輿論引導工作的主動性和主導性。
在環境宣傳(chuan) 工作中,西藏堅持傳(chuan) 統宣傳(chuan) 手段,創新“互聯網+”宣傳(chuan) 。在國民教育中加入生態文明意識教育內(nei) 容,在全區各級黨(dang) 校設立生態文明課程,利用黨(dang) 校(行政學院)組織開展各類環保相關(guan) 培訓,通過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推送生態環境信息。在世界環境日等關(guan) 鍵節點,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chuan) 手冊(ce) 、宣傳(chuan) 單、環保購物袋、圍裙及雨傘(san) 等,推送環保短信、回答群眾(zhong) 環保相關(guan) 問題等係列方式,不斷提高群眾(zhong) 的環保意識。
“現在,大家都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再亂(luan) 扔垃圾、亂(luan) 砍樹木,家家戶戶都爭(zheng) 當文明家庭 。”山南市乃東(dong) 區澤當街道結莎社區居民巴桑卓嘎深有感觸地說。
自然生態係統保持穩定
“過去,村民砍樹賣樹,樹木不斷減少,一到下午就風沙肆虐,生態環境越來越差,還給村民的健康帶來威脅。”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xiang) 色果拉村村民邊巴告訴記者,隨著近年來植樹造林、國土綠化工作持續推進,原本風一吹就塵土飛揚的村莊,如今漫山遍野皆是綠色。
“十三五”期間,全區重點開展造林綠化、退化濕地保護修複、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林保護、草原生態修複綜合治理、防沙治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項目。深入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著力消除“無樹村”“無樹戶”。日喀則市、山南市和阿裏地區積極護綠植綠,建成南木林段和雅江山南段、隆子河穀、獅泉河鎮等一批綠色生態長廊。
數據顯示,“十三五 ”期間,全區自然生態係統保持穩定,森林麵積和蓄積再次實現“雙增”,草原質量不斷改善,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與(yu) 全國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相比,全區濕地資源增加52.42萬(wan) 公頃,增加8%。生物物種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雪豹、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恢複性增長明顯,野生植物生存環境、野生動物棲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狀態。
如今,拉薩河沿岸更綠了,澤當城區風沙天減少了,318國道邊的村莊更美了……一幅山川秀美、生態和諧的美麗(li) 畫卷正在西藏大地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達東村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基地稱號
生態環境部對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表彰授牌,拉薩柳梧新區達東村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詳細] -
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授牌
近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的生態文明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對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表彰授牌。[詳細] -
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洛紮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掃描
“十三五”以來,西藏山南洛紮縣始終把綠水青山作為推進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全力推進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