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日喀則市:產業興旺促發展 鄉村振興正當時

發布時間: 2021-12-14 09:1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登記的合作社共有5363家,合作社累計實現經營收入62.35億(yi) 元、實現分紅6.06億(yi) 元;341名大學生在合作社實現就業(ye) (創業(ye) ),助推農(nong) 牧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近年來,日喀則市重視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規範提升工作,將發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作為(wei) 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實現農(nong) 牧區產(chan) 業(ye) 升級、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大力宣傳(chuan) 動員,發展壯大合作社,全市合作社在發展質量、服務能力和綜合效益等方麵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在創新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建強基層組織、築牢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治理、幫助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方麵取得了積極進展。

  黨(dang) 建引領——

  互利共贏促發展

  桑珠孜區聶日雄鄉(xiang) 合作聯社是一家涵蓋青稞種子種植銷售和農(nong) 機作業(ye) 服務、蔬菜種植銷售、奶牛養(yang) 殖、園林綠化、小型農(nong) 業(ye) 項目作業(ye) 項目的綜合合作社。

  近年來,該鄉(xiang) 下轄的8個(ge)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全部發展為(wei) 合作理事會(hui) 成員,建立聯合黨(dang) 支部,采用“聯合黨(dang) 支部+村‘兩(liang) 委’+合作社+農(nong) 戶”的管理模式,把黨(dang) 員聚在產(chan) 業(ye) 鏈上,讓貧困群眾(zhong) 也富在產(chan) 業(ye) 鏈上。目前,合作社擁有種子清選機、種子包衣機、裝載機、挖掘機等大小型機械60台,總資產(chan) 達650萬(wan) 元;帶動400多名群眾(zhong) 外出務工就業(ye) ,實現人年均創收達6000元。

  桑珠孜區聶日雄鄉(xiang) 合作聯社的成功實踐隻是日喀則市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黨(dang) 支部帶領群眾(zhong) 致富的一例。

  據統計,目前,日喀則市有黨(dang) 支部的合作社519家、功能型黨(dang) 組織的合作社58家、黨(dang) 小組的合作社884家;吸納45.87萬(wan) 餘(yu) 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合作社發展生產(chan) ,實現了“5個(ge) 100%”要求全覆蓋。

  今年以來,日喀則市廣大基層黨(dang) 員幹部入戶宣講政策,幫助起草章程、指導注冊(ce) 、跟蹤管理,引導群眾(zhong) 自願入社、聯合發展;引導村(居)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居)委會(hui) 主任創辦領辦合作社並在合作社中兼任管理職務,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經營方式實現了重大變革。

  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以群眾(zhong) 增收為(wei) 目標,推行“村集體(ti) 經濟+牲畜+草場入社”“現金+牲畜+草場流轉”“現金+土地托管”等入股模式,引導群眾(zhong) “牛羊全入股、草場全入社、土地全流轉”,積極推廣“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牧戶”“公司+合作社+農(nong) 牧戶”“村集體(ti) +合作社+農(nong) 牧戶”“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牧戶”“能人帶動+弱勢群體(ti) ”等運行模式,探索出多種符合自身發展的分紅模式,有效建立起了社員與(yu) 合作社之間的利益聯結機製,提高成員參與(yu) 度,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加大調研——

  規範提升解難題

  如何規範化運營一直是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存在的普遍問題。

  今年年初,日喀則市相關(guan) 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以“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規範提升”為(wei) 專(zhuan) 題,深入全市18縣區117家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以實地查看、走訪群眾(zhong) 、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等方式進行實地調研,通過排查,全市有1228家合作社需要進行合並重組或清理注銷,已注銷經營不善、無農(nong) 民成員參加、無實質經營活動的合作社788家;指導900餘(yu) 家合作社進行了合並重組。

  日喀則市還製定下發了《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農(nong) 牧區產(chan) 業(ye) 革命 實施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規範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的指導意見》和《2021年規範提升工作要點》;編製印發了藏漢雙語版《合作社法》《示範章程》及《養(yang) 殖實用技術指導手冊(ce) 》,指導合作社規範管理、科學養(yang) 殖。

  全市建立了合作社輔導員隊伍,市縣鄉(xiang) 三級共配備輔導員611名,負責合作社服務指導工作。

  根據年內(nei) 工作安排,日喀則市專(zhuan) 合辦對54名縣鄉(xiang) 合作社輔導員進行業(ye) 務能力提升,就合作社運營管理、財務管理、成員賬戶填製、稅務登記及合作社年報填製等業(ye) 務內(nei) 容進行專(zhuan) 題培訓,幫助農(nong) 牧民專(zhuan) 合組織提升業(ye) 務水平。

  人才助力——

  能人帶動效應好

  仁布縣德吉林鎮艾瑪村距離縣城20公裏,這裏人多地少,山高坡陡,自然資源和地理優(you) 勢不明顯。

  2012年,艾瑪村黨(dang) 員貢覺正式搞起了藏香豬養(yang) 殖,為(wei) 了讓更多群眾(zhong) 特別是貧困戶拓寬增收渠道,貢覺走家串戶,動員群眾(zhong) 加入他的合作社,並通過提供藏香豬、技術、資金的扶持,提高貧困戶參與(yu) 的積極性。

  如今,艾瑪村的藏香豬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從(cong) 原先的3頭發展到現在的近200頭,養(yang) 殖基地麵積達3500平方米,豬圈11個(ge) 。僅(jin) 2020年,合作社經營性收入24萬(wan) 元,純收入10.2萬(wan) 元,為(wei) 15人實現分紅,共計0.95萬(wan) 元。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日喀則市通過“能人+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大力培養(yang) 鄉(xiang) 村致富帶頭人,帶領貧困群眾(zhong) 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齊心協力把“貧窮循環”從(cong) 源頭上阻斷。

  ——日喀則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就綿羊高效養(yang) 殖、犛牛經濟雜交、黃牛改良、藏雞養(yang) 殖、家畜飼養(yang) 管理、良種繁育、青稞高產(chan) 栽培、科學施肥技術、新型農(nong) 藥使用技術、植物病蟲害及防控技術等種植養(yang) 殖使用技術進行指導培訓,目前已完成3期培訓,培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1051人。

  ——珠峰農(nong) 投集團組織了3期編織技術提升培訓,對600餘(yu) 名合作社編織能手開展強技能、促發展指導培訓,強化合作社軟實力。

  ——日喀則市財政局完成4期420餘(yu) 名縣鄉(xiang) 財務人員、合作社財會(hui) 人員業(ye) 務培訓,幫助合作社規範財務管理,規範財務運營。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