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事小而不為(wei) ,不因事多而忘為(wei) ,不因事雜而錯為(wei) 。仁青達瓦就這樣多年如一日,兢兢業(ye) 業(ye) 、默默奉獻,在羌塘草原上繪就了人民警察最美的樣子。
仁青達瓦先後在那曲市尼瑪縣中倉(cang) 鄉(xiang) 派出所、尼瑪縣公安局戶籍科工作。從(cong) 警8年來,他始終牢記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永遠把人民群眾(zhong) 放在第一位,今年被評為(wei) “自治區最美基層民警”。
貼心的“警察兒(er) 子”
為(wei) 了對轄區內(nei) 農(nong) 牧民人口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在中倉(cang) 鄉(xiang) 派出所工作時,仁青達瓦用了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走遍了全鄉(xiang) 700餘(yu) 戶牧民家庭。
在摸排過程中,仁青達瓦發現,一戶牧民家中隻有傑旦巴夫婦兩(liang) 位老人相依為(wei) 命。
“老人行動不便,膝下的兩(liang) 個(ge) 孩子也在外務工,很少回家看望老人。”仁青達瓦說。之後,他便主動扮演起傑旦巴夫婦“兒(er) 子”的角色,每周至少去老人家裏兩(liang) 次,查看飲用水、糌粑、酥油、牛糞等生活必需品的用量,並提前備好相關(guan) 物品送去,確保老人每天的正常生活。
一來二往中,兩(liang) 位老人在心裏早已把仁青達瓦當成了自己的兒(er) 子,每天都期盼著仁青達瓦能來陪他們(men) 說說話。但這一次,他們(men) 久久沒盼來心中想念的人。
2016年9月,仁青達瓦駕駛車輛在前往中倉(cang) 鄉(xiang) 采集照片的途中,車輛突然爆胎,失控發生交通事故。仁青達瓦全身多處骨折,在成都華西醫院接受長達4個(ge) 月的治療,在身體(ti) 還未完全康複的情況下,仁青達瓦毅然回到了工作崗位。現在,仁青達瓦的身上還留有18根固定板。
得知“警察兒(er) 子”回來了,傑旦巴夫婦趕到派出所,看著拄著拐杖的仁青達瓦,兩(liang) 位老人眼裏充滿了淚水:“總算是回來了,回來了就好。”
“人民警察為(wei) 人民”
中倉(cang) 鄉(xiang) 村民同加,沒有家庭、工作,生活困難,經常酗酒鬧事,是派出所的“常客”。
為(wei) 了讓同加有實質性的轉變,仁青達瓦讓同加搬到了自己的住處,兩(liang) 個(ge) 人同吃同住了一年多時間。這段時間裏,仁青達瓦一邊照顧同加,一邊引導說服同加改掉身上的陋習(xi) ,養(yang) 成健康的生活習(xi) 慣。最後,在仁青達瓦的幫助下,同加在鄉(xiang) 裏的建築工地上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現在,同加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仁青達瓦心係群眾(zhong) 體(ti) 現在方方麵麵。在辦理業(ye) 務時,仁青達瓦遇到手續準備不全的牧民,會(hui) 一次性告知到位並詳細寫(xie) 下清單,絕不會(hui) 讓群眾(zhong) 跑冤枉路;會(hui) 通過綠色通道優(you) 先給老年人、殘疾人辦理相關(guan) 事宜;對於(yu) 住處距派出所較遠的高齡老人,在證件辦好後,仁青達瓦會(hui) 親(qin) 自給他們(men) 送到家裏。
2014年12月,70多歲的老人巴傑來到派出所,拿出隨身帶的牛肉、自家做的土特產(chan) 給仁青達瓦,並獻上哈達,作為(wei) 之前仁青達瓦為(wei) 他送去身份證的感謝。仁青達瓦隻接受了哈達,笑著說:“人民警察為(wei) 人民,這是我應該做的。”
舍“小家”為(wei) “大家”
仁青達瓦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但對家人卻有著虧(kui) 欠。
仁青達瓦的家在阿裏地區改則縣洞措鄉(xiang) ,家中有75歲的老父親(qin) ,作為(wei) 兒(er) 子的他,卻常年因為(wei) 工作無法在父親(qin) 身邊盡孝,一直由自己的嫂子照顧父親(qin) 。
2016年8月,仁青達瓦與(yu) 妻子窮達結婚後,就長期兩(liang) 地分居。2018年4月,窮達在去探望仁青達瓦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當仁青達瓦到達現場時,還是未能趕上見妻子最後一麵。沒有人知道,在那之後的無數個(ge) 夜晚,仁青達瓦的淚水都浸濕了枕頭。
在仁青達瓦心中,人民群眾(zhong) 永遠是第一位的,他懷著一顆對黨(dang) 、對人民、對公安工作的赤誠之心,無怨無悔地履行著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